第263章 西北域草原(2 / 2)

大元帝國東方,早已磨刀霍霍的常遇春親自坐鎮大元帝國東方邊境,蠢蠢欲動。帝國大軍北伐、西征,打的酣暢淋漓,常遇春這個好戰分子早就憋壞了。

若非朱杞嚴令,常遇春早就在大元帝國邊境挑起戰端了。

大元帝國周邊雖然大軍雲集,但是朱杞現在並未計劃與大元帝國大戰。

大明帝國兩年吞併四國,戰績雖然輝煌,可北域和西北域草原還要穩定統治。

所以,朱杞給徐達和常遇春的將令是避免大戰,進行大批次,小規模的突擊戰。

西夏帝國、契丹帝國、大金帝國以及大宋帝國。四國遺留的軍事力量,和不服從大明帝國統治的勢力並不少。

大明帝國雖然不吝嗇殺戮,但是為了長治久安的統治新領地,朱杞並不願意毫無意義的殺戮。於是,這些軍事力量就被大明帝國整編,為帝國的開疆拓土出力。

實際上這個方法效果極好。

比如說大宋疆域內原本的軍事力量,在經過西征草原三國後,無數立下戰功的廂軍、禁軍、邊軍、匪軍士兵,成為大明帝國最忠實的擁護者。現在,北域許多最基層的管理者就來源自這些立下戰功計程車兵。

這種方法既能增強大明軍力,又能改造新領地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大明帝國上下對這條政策極為的贊同。

這條政策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整編舊軍,需要耗費大量的錢糧。可這點錢糧在擁有半個中土,半個西方草原的大明帝國眼中根本算不得什麼。

朱杞讓徐達和常遇春保持對大元帝國高頻次的攻伐,就是在消耗四國的舊軍。

大明帝國對舊軍的態度,從大宋士兵的結果上就一目瞭然。雖然大明帝國的意圖昭然若揭,但四國的舊軍並不反感,甚至是極為認同和嚮往。

大明帝國的政治清明,普通百姓上升的通道極為的順暢。可四國不同,就拿這些舊軍來說,他們想要以普通計程車卒身份獲得晉升獎賞是十分困難的。哪怕他們立下大功,功勞也會被上司瓜分,好處根本不可能落到他們手中。

大明帝國則是不同,大明軍中的戰功寫的清清楚楚,士卒若是立下戰功,隨軍文書和五軍都督府會多次複核,若是士卒對軍功有疑問,軍功的審定會馬上上交。

大明帝國除了稽核軍功公正嚴苛外,對於有功將士和家屬的安排也極為優厚。

無數在草原戰場上立下戰功的大宋士卒,現在活的可是滋潤的很。

正因為大明帝國的優厚待遇,所以,即便四國的舊軍知道大明帝國將他們安排成炮灰也沒有太大的怨言。畢竟,一個公平公正的機會在整個神州大6都是不多見的。

……

對於大元帝國和大清帝國,朱杞極為慎重。

先是大清帝國和大明帝國邊境,朱杞抽調了靖江王朱文正坐鎮。並且,為朱文正補充了大量的兵馬,讓其警戒大清帝國。

大元帝國這邊,魏國公徐達統一指揮西征軍和常遇春的邊軍。

徐達、常遇春、李文忠三位大宗師境的帥才,從大元帝國北、東兩個方向,安排了數十路兵馬,開啟了攻勢。

大明帝國的草原戰略依舊是先北後南,先解決大元帝國,再覆滅大清帝國。

孝康十二年年底,大明帝國北、東兩條戰線,已經深入大元帝國三百里。

可詭異的是,大元帝國兩條戰線上的守軍雖然抵抗激烈,可大元帝國的精銳兵馬並未出現在戰場。

作為大元帝國老對手的徐達和常遇春十分警惕!

大元帝國作為西方草原的霸主,把大清帝國死死壓制住,其軍隊的戰力,百姓的凝聚力,帝國高層的膽識,都是十分恐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