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魯襄公(三)(2 / 2)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原文出自《詩經·國風召南·摽有梅》,《摽有梅》乃是一首求愛之詩,詩旨男女及時。

季武子聽後表示,怎麼敢不及時呢。如今用草木來比喻,我國國君對於貴國國君,不過就是草木散發出來的氣息而已。高高興興得接受命令,哪裡有時間上的早晚呢?

季武子賦《角弓》,範宣子便準備退出宴會。

於是季武子又賦《彤弓》,範宣子這才表示,城濮之戰,我先君文公在衡雍(鄭地)獻上戰功,在襄王那裡接受了彤弓,作為子孫的寶藏。我是文公守官的後代,怎麼敢不接受您的命令。

《角弓》乃是描寫王室父兄諷刺周王近小人、信讒言,致使王室子弟生怨之詩,出自《詩經·小雅·魚藻之什》

《彤弓》乃是周天子賞賜有功的諸侯之詩,周禮也,出自《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什》。

《左傳》因此評價範宣子知禮。

魯襄公九年,即公元前五六四年,夏季,季武子到晉國去朝見,這是對範宣子聘問的回禮。

五月,穆姜在東宮去世,當初穆姜住進東宮的時候,占筮的結果不好,太史就對穆姜說,您不能住在這裡會有禍患發生。

穆姜表示,自己沒有四德(元、亨、利、貞),死在這裡,是應該的。

原文見於《左傳·襄公九年》

冬季,魯襄公與晉悼公、宋平公、衛獻公、曹成公、莒犂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獻公、杞孝公、小邾穆公會合,一起討伐鄭國。

季武子與齊國崔杼、宋國皇鄖跟晉國智武子(荀罃)、範宣子(士匄)一起進攻鄭國的鄟(zhuān)門,其他的大夫攻打梁門和北門,同時砍掉路邊的慄樹,包圍鄭國。

鄭國感到害怕,準備講和,因為諸侯都不想打戰,便同意鄭國講和。

十一月,諸侯在戲地結盟,鄭國順服。

十二月,晉國認為鄭國沒有遵從他們的命令,便再次會合諸侯攻打鄭國,鄭國順服晉國。

魯襄公相送晉悼公,晉悼公在黃河邊上設宴招待魯襄公,問起魯襄公的年齡。

季武子在魯襄公的身邊跟隨,表示,諸侯沙隨會盟那一年(魯成公十六年,即公元前五七五年),我國國君降生。

晉悼公因此表示,魯襄公可以實現冠禮了,實行冠禮之後生孩子,這是合於禮儀的,大夫為什麼不準備冠禮呢?

季武子則答,國君舉行冠禮,一定要以飲酒的禮節作為序幕,用鐘磬之樂表示節度,在先君的宗廟裡才能舉行。我國國君正在路上,不能具備各種冠禮的用具,請到了兄弟之國之後,借取這些用具。

晉悼公同意了,於是魯襄公在回國的路上,到了衛國,在衛成公廟裡舉行了冠禮,這都是合於禮的。

楚國進攻鄭國,鄭國便又準備順服楚國。

但是這個時候,楚莊王的夫人去世,楚國軍隊還沒有來得及安定鄭國,便回國了。

這一年,宋國發生火災,宋國大夫施救有度。

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