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上馬第二套鍊鐵高爐(2 / 2)

只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就可以把全部的投入成本賺回來。

“鋼鐵廠的生產籌備工作不能放鬆,正式投產以後,我考慮利用鋼鐵廠的鑄造生產能力,再上馬一套高爐鍊鐵裝置。”

馮國輝說到這裡,放下手中的茶盞,目光望向眼前的幾人後,繼續說道;

“從現在礦山生產進度來看,礦山開採和鐵礦粉生產都大有餘量,完全能夠支撐第2套鍊鐵高爐的生產。

這幾個月下來,也儲備了不少原料。

我們給鋼鐵廠規範的廠區範圍很大,別說增加一套高爐鍊鐵裝置,就是增加5套,6套都夠了。

若能達到年產5萬噸鋼鐵的規模,那我南洋軍在整個南洋地區或者東亞地區,規模化的鋼鐵產能都可以稱之為第一。

這為今後展鋼鐵輪船建造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如今英國的3.2萬噸鋼鐵巨輪“大東方”號都下了海,我們的目標用不著放那麼高,只要能建造出兩三千噸的近海貨輪即可。

我相信,這將會成為泗水地區工業展的新開端,進一步促進地區繁榮。”

馮國輝這番話給了在座眾人以充分的信心,泗水地區的訊息並不閉塞,英國製造的“大東方”號3.2萬噸巨輪於1858年2月下水的訊息,已經透過報刊雜誌渲染的盡人皆知。

排水量數千噸的蒸汽機客輪“大西方”號和“大不列顛”號,分別在1837年和1843年下水,並在北美航線取得巨大商業成功。

這讓英國工程師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爾有了建造萬噸巨輪的想法。

他認為;大輪船可以減少運營成本,載運相同數量的乘客或貨物,大船比小船更經濟,更具市場競爭力。

1852年3月25日,布魯內爾畫出這艘萬噸巨輪的草圖,這個體量的巨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輪船的7倍。

馮國輝沒有那麼好高騖遠,他設想中的下一步展造船廠,重點以兩至三千噸貨運鐵輪船為主,主要應用在溝通南洋各重要港口航運貿易中。

更大的輪船,對港口碼頭設施提出了太高的要求,絕大部分港口都達不到。

以3ooo噸輪船為例,普遍吃水在5米5至6米之間,現今南洋各地區的港口基本都能應付。

而萬噸輪船則吃水動輒1o米以上,“大東方”號的吃水達到了16米,哪怕是巴達維亞,呂宋,新加坡、廣州都達不到這樣的極高要求。

胡華東尤其興奮,他曾駕駛著風帆貨船抵達印度的欽奈港,在那裡見識過英國人的蒸汽鐵輪船,並曾經認真的觀摩一番。

只不過那艘蒸汽鐵輪船隻有14oo餘噸,但也讓他大開眼界。

沒曾想,大帥竟然也有意展泗水地區的造船業,這讓他興奮不已,衷心的說道;“西洋素來船堅炮利,遠我等,若是有朝一日,泗水也能造出如此神異之鐵輪船。縱然能看上一眼,我等死也瞑目了。”

“哈哈哈哈……華東賢弟不必如此,區區幾艘鐵輪船而已,又值當甚麼?”馮國輝聽了後哈哈大笑起來。

他神情豪邁的一揮手,僅這份心胸格局就讓人欽佩。

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隨著南洋公司的飛崛起,馮國輝也放棄了當初準備購買風帆貨船的打算。

而是準備另起爐灶,以從英國聘請的造船技工和工程師為主,輔以年輕而有學識的華僑子弟,打造一座現代化的造船廠。

今後南洋公司的運輸船隊全部由蒸汽鐵輪船組成,造船廠前期生產的貨船,以承接自家運輸公司的訂單為主。

展到一定程度後,再對外承接造船訂單。

這樣一來,鋼鐵廠展第2套鍊鐵高爐就非常有必要,因為造船業使用的鋼鐵數量相當大。

僅英國建造大東方號巨輪,使用的各種鋼材就過17,3oo餘噸,這幾乎是現今鋼鐵廠全力生產9個月的產量。

所以,造船業是不折不扣的鋼鐵消耗大戶。

展重工業的意義不僅在於此,現如今,在鋼鐵廠的試生產中,已經可以鑄造9磅,12磅,乃至於16磅火炮。

下一步計劃配備7星要塞的32磅岸炮,也將由鋼鐵廠鑄造生產完成,這就是重工業的威力。

擁有一家鋼鐵廠,就擁有了源源不斷的火炮等重武器製造能力,想要多少有多少,戰爭潛力無限的擴充。

這是種多少香料都帶不來的重工業生產能力,對於南洋軍這樣的割據勢力意義重大,絕非金錢能夠衡量。

只要能夠生產出32磅長管岸炮,就能夠用炮兵火力徹底封鎖泗水海峽,令荷蘭海軍艦隊難以逾越一步,這就是絕對的威懾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