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2 / 2)

李世民還讓大軍先撤,他親自殿後,手持一把大弓,連射連中,敵軍不得近身。

這弓有多大呢?

唐代騎兵用的是角弓,使用木材、牛角、動物筋腱膠合而成,形制結構更緊湊,能量效率高,適合在馬背上使用。

後世沒有關於太宗執弓的圖畫傳下來,但唐朝梁令瓚曾有一副《五星一十八星宿神形圖》,上面畫了很多唐朝時代的弓箭樣式。

從圖上可以看出,騎著馬的人手裡拿著的角弓,有半人高,而李世民的弓,與常人又有所不同。

“弧矢制倍於常”,一鳳的弓比正常角弓還要大很多,起碼在馬上的時候,這張弓豎著的時候跟人都差不多高了。

而能用得上這樣的弓,李世民臂力也相當強,李盛看著那支箭射出去,挾著勁風,洞穿一人後直接把人帶下了馬,這穿透力!

要不是這會兒情況緊急,李盛高低得嚎一聲捧捧場。

在李世民連續射了幾箭後,周圍的兵士都心生怯意,這上去就是個死啊,誰的命也只有一條,雖然在戰場上都是提著腦袋幹活,但是正常人還是想繼續提著而不是扔了的。

見此情景,李世民收了大弓,拉緊了韁繩,李盛以為他要走了,但不是,一鳳聽到身後傳來的馬蹄聲,知道援軍已至,於

是手持長槊,猛地衝向了敵方陣營!

雖然平時沒事兒的時候李盛經常自作主張跑來跑去,但是在戰場上他可聽話的很,一鳳指哪打哪兒,這會兒他立馬就知道,一鳳這是打上頭了,行行行,好好好,不就是浪嗎?你要炫,那我就陪你炫!

於是李盛猛然提速,單雄信這邊還在為對面射手的強大而驚訝,還沒緩過神來,就感覺一陣風捲過來,眼前刮過一個紫色的影子,再一看,老子的人怎麼少了一個!

李世民靠近敵方陣隊,把對面離得最近的一名將領生生從馬上拽下來擄走了!

李盛一看李世民得手,立馬後撤,眨眼間就跑了。

單雄信想繼續追,但這時,羅士信也帶著援軍趕到,他斟酌片刻,還是隻能帶兵回去了。

秦王一路風馳電掣地回了大營,下馬把人扔下就進了中軍大帳讓人傳各路行軍總管和將領們來商議戰事。

這一番,李世民也算大致瞭解了王世充軍隊的戰鬥力,他對自己的戰術更加肯定,和諸位將軍謀士商議過後,唐軍定下大方向的戰略。

簡單來說,就是分兵幾路,去各個關口逐個擊破,進而使洛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後成為一座孤城,到那時,洛陽城斷絕於外,圍都能圍死王世充,城池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有了基本方略,李世民的軍令一條條安排下去。

洛陽城內只有三萬大軍,而王世充又分兵據守各個關口,這一分,力量就更加削薄了;而與此相對應的,李世民可是帶了十萬大軍來的!

他比王世充更分得起兵!

行軍總管史萬寶從東南方向,由宜陽攻打伊闕、龍門;

將軍劉德威從東北方向,自太行山包圍河內一帶,斷絕南北交通;

右武衛將軍王軍闊攻打洛口,黃君漢攻打回洛城,這一舉措意在斬斷洛陽與兩大糧倉之間的聯絡;

最後,李世民親自率領唐軍主力在北邙山紮營,這裡地勢高,可以隨時監視王世充在洛陽的動向,他只要敢從洛陽城出來,李世民就會率領大軍出擊。

至此,唐軍完成了對王世充的戰略包圍,王世充治下軍民無不惶恐,很快,就有不少郡縣望風而降。

隨後,黃君漢拿下了回洛城,並且乾脆利索地斬斷了河陽大橋,斬斷了洛陽與河北聯絡的一條重要途徑,王世充的太子王玄應帶兵前往,試圖奪回來,被擊敗。

在這種情況下,王世充陳兵青城宮(東都洛陽行宮之一,在後世的洛陽市西北方向),李世民也擺陣相抗,兩方隔澗水對峙。

要麼說大家都紛紛叛逃,覺得王世充沒前途呢,李盛也覺得這人腦子不清楚。

王世充朝著這邊喊話,喊得很有氣勢,不過李盛覺得他就是在丟人現眼。

“隋末喪亂,天下分崩,長安、洛陽,各有分地,世充唯願自守,不敢西侵,計,熊、谷一州,相去非遠,若欲取之,豈非度內?()”(1)

王世充說,唐朝境內的熊州、谷州一地,離得他很近,他要是想要,早就去打下來了,他沒出手,就是希望李唐和他的鄭朝,兩邊可以友好親善,做一對彼此不打架不鬧事的好鄰居。

隨後王世充又說,李世民你遠道而來攻打我,運糧食也不方便,軍士們也這麼辛苦,何苦來?我覺得你這肯定不行——以此出師,未見其可。←()_[(()”

這話別說李世民了,就連李盛聽了都想笑,不等李世民發言懟人,他就先笑了。

於是,兩軍陣前,大家就看到秦王的那匹紫色大馬長嘶一聲,然後眼神不屑地甩過頭去,聲音很大地噴了個響鼻。!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