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2)

後來,李密被身在洛陽的越王楊侗招撫,封為魏公,派他去打宇文化及。

毫無疑問,宇文化及被打得慘敗,大勢已去,將士們覺得這老闆既沒啥地盤也不太會打仗,大機率是廢了,再跟著他乾沒啥前途,於是很多人都離他而去,到最後就剩下兩萬人隨宇文化及逃往魏縣。

要說宇文化及,人家也是個有理想的人,看到自己的部下一天比一天少,心裡知道自己估計沒啥大前程了,這時候不應該好好冷靜下來想一想退路嗎?

他不,他說出了一句很有氣勢的話:“人固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注一)”

翻譯成大白話:人這輩子,要是不當回皇帝,那多白活啊。

於是他當機立斷,把握在手裡的隋王朝後人楊浩鴆殺,然後自己在魏縣,也就是後世的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在這個小城,登基為帝了。

李盛覺得這應該就是他最後的瘋狂,已經知道自己沒什麼希望了,但好歹也是曾經殺了皇帝的隋末風雲人物,怎麼甘心就這樣結束,於是人家最後幹了票大的,雖然沒什麼牌面,但說出去,也是稱帝的人了。

而另一邊,李密雖然打敗了宇文化及,但自己也是折損了很多精兵強將,元氣大傷。

當初是越王楊侗招攬的他,也約定好待他打敗了宇文化及就讓他入朝輔政,但等李密打完仗回來,洛陽做主的人已

經變成了王世充,楊侗被困在宮中形同軟禁。

王世充趁著李密剛經歷過一場大戰人疲馬乏,發起了攻擊,李密大敗,逃往長安投奔了李淵。

他的舊部有很多都被王世充收編,比如後世知名度比較高的程知節,也就是程咬金。

另一小部分隨著他歸順了大唐。

“陛下拜他為光祿卿,封邢國公,許以表妹獨孤氏,可謂親厚啊。”

“但我那日見他與王伯當說話,面上卻有些憤憤之色。”

“人心不足罷了,以前他在山東自己做主,來了我大唐稱臣,自然是要聽令行事,還以為是以前呢。”

李盛慢悠悠走著,看著眼前的光幕,心說你們覺得自己對待李密挺好,人家可不是這麼想的。

這就是兩邊的想法不一樣了。

李密覺得:以前要不是我拖住了宇文化及和王世充,你李淵能這麼放心大膽地順利打下了薛舉?是我給你把這兩邊牽制住了,你能滅了西秦,那也有我的功勞。

現在我帶著一堆人來歸附,而且山東是我的基本盤,只要老子振臂一呼,舊部必然響應,你李淵不費一兵一卒盡收山東數百城,你佔了大便宜了好不好,你就該給我宰相級別的官位才配得上我的身份和功勞!

但是李唐君臣可不這麼想。

是,我們打薛舉的時候你確實牽制住了隋軍,但那是你自己的選擇,我們可沒求著你幹;你以前是個老大,現在剛來到這邊陣營,還沒立功呢,就想當副手,山東連城數百,都認你,你要是掌了大權內外勾結給我們家幹了怎麼辦?還想當大丞相,做夢呢。

於是李密對於自己目前的待遇很不滿意,雖有爵位,但沒什麼實職,而且李唐群臣對他也不是特別尊敬,這跟他來投奔李淵時候想的可不一樣。

李盛望著遠處被驚起來的一群飛鳥,人的心思都是向著自己的啊。

“說起來,西涼李軌入朝稱臣,是件好事,若西涼平定,那我大唐,就不會再有背後之憂了。”

“陛下任命他為涼州總管,封涼王。這會兒使者應該快到了吧。”

李盛默默地望天:你們還是不要盼著他快點到西涼了,我怕你們承受不起。

歷史上,李軌派使者來長安,只是交好之意,認為是兩方的平等對話;但當時的李淵已經稱帝,理所當然的認為李軌是稱臣的意思,於是封了官職派使者去西涼宣旨,人是八月從長安出發的。

但當年十一月,李軌也稱帝了,西涼與長安相隔甚遠,於是,誤會就這樣產生了。

而李唐的使者是在第二年,也就是619年的二月才到了西涼的都城武威。

想象一下吧,使者對著身穿龍袍頭戴冠冕的一副皇帝打扮的李軌,讀著李淵封他為涼州總管的聖旨。

嗯,這個尷尬場面,李盛已經在用馬蹄子扣四室一廳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