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1 / 2)

小說:易宋記 作者:醉裡挑燈看劍客

被引到寶篆宮會仙殿偏殿裡,趙佶和蔡京正在裡面說著話。

趙佶坐在御座上,蔡京坐在下不遠的圓凳上,旁邊還擺著茶几,有茶水糕點,君臣兩人像是在開茶話會。

看到劉國璋被帶進來,趙佶連忙招手,“二郎,不必多禮,進來進來。”

話雖這麼說,但劉國璋依然按照禮制,在門口做了個朝天揖:“微臣劉琥,奉詔覲見官家!”

“免禮!”

再對著蔡京做個長揖:“下官見過太師。”

“二郎客氣。”蔡京拱拱手,以示回禮。

“都是一家人,還這麼多禮數。來人,給二郎搬張凳子來。”趙佶更加和藹可親。

“是。”

等劉國璋坐下,趙佶快言快語道:“二郎啊,瑞聖苑的差事,大哥和你辦得很好,朕心甚慰,已經叫師成擬詔,給你加奉直大夫、昭武校尉,驍騎尉、帶御器械。”

這些日子,劉國璋有研究過當朝的文武官制,明白奉直大夫跟左武大夫一樣,正六品,是拿俸祿、享受待遇的寄祿官,只不過它是文職寄祿官。

這意味著自己文武兼修,不再是單純的武職,可以光明正大地接受文職方面的差遣。

這樣的跨界,在崇寧年前是不可能的。可現在嘛,只要官家樂意,都不叫事。

昭武校尉是武散官,無職無權,多拿份薪水而已。驍騎尉就是個四轉勳位,掛著好聽。

帶御器械就有點意思。

在太祖太宗年間,屬於皇城司所屬親事官,御前親侍,周廬宿衛。

也就是民間所傳的“御前帶刀護衛”。

後來慢慢轉換為榮譽官銜,尤其是差遣到地方或軍旅辦差,加上這麼個頭銜,意思是此人是官家的親近之人,屬於欽差,你們都看著辦吧,

“臣謝陛下天恩!”劉國璋馬上起身謝道。

趙佶不在意地揮揮手,“我原本還想著擢升你個防禦使或觀察使,他們都勸住我,說你剛榮任不久,再驟然擢升,恐招惹朝野非議。”

什麼招惹朝野非議?

王貴妃,趙楷,蔡京,楊戩,白時中...以及一幫名士大儒。

還不是這些對我有意見的親近之人的反對,你耳根子軟,覺得手心手背都是肉,總想著一碗水端平。

你又不是端碗大師,怎麼端得平!

“陛下,臣得此厚賞,已經心滿意足,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劉國璋連忙答道。

“不,不,是朕不甘心!你對朕一片赤心,用心辦事,不能虧待你啊。”趙佶擺手說道。

劉國璋有點摸到脈門。這位趙佶,確實不是位合格的人主。

喜歡你,恨不得把心肝都掏出來;欣賞你,再高的官職都體現不了他的心意。

太感性了,不好!

“但是那幫清流,朝野非議,朕還是要顧忌著些。正好,今天朕與太師商議國事,談起這事,他給朕出了個主意。太師,你給二郎說說。”

“是陛下。”蔡京開口道,“汴河自汴口起,過鄭州、開封、陳留、南京,直下泗州。中途彙集了索水、滎水、金水河,但是這些河流太小,水量不夠。

太祖建隆年間,鑿閔河,導洧水東北流,以為惠民河入汴河,連線京西,增加水量。但汴河主體水量,還是自汴口引入的黃河水。黃河水多沙,尤其陳留到南京一段,地勢平坦,河曲多灣,泥沙大量沉積。

所以汴河南京段,年年疏通年年堵。偏偏今年,前開封府尹薛如圭,翫忽職守,不重視疏浚,結果汴河一堵再堵,甚至影響了今年夏稅秋糧的漕綱轉運,害得朝廷連數十萬災民都賑濟不到。”

蔡京侃侃而談,劉國璋也聽得出入神。

想不到這些民政事宜,全在這位大奸臣的腦子裡,張口就來。

“現在入冬,水枯床淺,正是疏浚的好機會。老拙向官家推薦劉二郎,權提點南都水監事,勾管汴河都大提舉修河司事,主持汴河北段疏通事宜。

這雖然是份苦差事,風吹雨淋,奔走在河堤荒野,十分辛苦,卻容易出功績。在春訊前疏浚了汴河,開封城官庶軍民,都要感念劉二郎。到時候官家再加厚賞擢升,大家都沒話說了。”

看著蔡京慈眉善目,笑眯眯的臉,劉國璋只想說一句,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你會這麼好心!給無親無故的我送上這麼一份厚禮?

此前我跟你家老五有舊怨,把他的麵皮放在鞋底下踩啊踩,你會不生氣?

當初在開封城西獄,你家老四下死手坑我,被我暗地裡斬殺了。雖然一切證據指向是契丹人乾的,但你這隻老狐狸肯定能品出味來,懷疑到我的頭上。

無憑無據?

到你這個高位上,需要什麼真憑實據啊?只要起了疑心就可以。

綜上所述,疏通汴河,是你這個老狐狸為我精心打造、量身製作的致命陷阱,現在就等著我往下跳。

正在想推辭理由時,趙佶開口了。

“二郎啊,你是明達皇后孃家唯一的血親,朕著實想提拔你。可是這朝中一個蘿蔔一個坑,再往上擢升,得有拿得出手的軍功政績來,堵得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老姑父啊,什麼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是堵住那些反對我的寵信近臣人之口吧。

天下人才不在你的心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