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漠南行(1 / 2)

小說:易宋記 作者:醉裡挑燈看劍客

契丹人不是党項人,北遼不是西夏,兩者的實力相差甚遠。大宋要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單憑自己的實力遠遠不夠,必須聯手東北女真人,或者漠北韃靼人。

“佛陀,我原本以為劉二郎結盟真武部,降服漠南漠北的韃靼人後,會聯手女真人,一起殺向契丹人。萬萬沒有想到,真武部會成了契丹人的走狗,幫著打女真人。”

方天寶很疑惑地說道。

王佛陀也百思不得其解,“會不會是訊息傳錯了?”

“向掌櫃的,山後漢人,在這裡居住了幾代人,足足上百年。跟各方勢力都有往來,訊息非常靈通。就是因為訊息靈通,才備受業內的同行們重視。我們跟他打交道也有近十年,有放過假訊息嗎?”

王佛陀遲疑地問道:“東家,向掌櫃的訊息是真的,可真武部為什麼這麼做?是劉二郎別有用心,還是真武部與其分道揚鑣了?”

方天寶臉色凝重地說道:“要是與真武部分道揚鑣,劉二郎在漠北草原上會吃敗仗。但是大半年過去了,漠北沒有傳來噩耗。”

“真武部別有用心?”

王佛陀滿臉不敢置信,“平夏大捷後,大宋上下都在期盼能夠連金攻遼,儘快收復燕雲十六州。真武部這樣做,徒增變數,讓人生惑啊。”

方天寶搖了搖頭,“劉二郎做事,先謀而後動,而且用意深遠,旁人一時半會也看不透。真武部出爾反爾,不知他如何應對。見到他後,有機會問一問。”

王佛陀點點頭,“東家是得問問,東北之事處理不當,東南之事也騰不出手去收拾。”

一路無語,隊伍很快到了陰山下。這裡屬於北遼西京道豐州地區,西邊是前河套的雲內州,南邊是東勝州。

這裡就明顯感覺得出,契丹人在這裡,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往來聚集的人,穿著韃靼人的衣服,說的話有韃靼語,也有宋語,只有少數人說契丹話和党項話。

這裡大多數人都是牧民,分居在各處的山谷草地。五或十帳為一群,星布各地,看上井然有序。

“東家,你看這些牧民的旗幟。”

方天寶仔細一看,“白底黑字,上下兩實橫,中斷虛橫,是離卦。劉二郎此前不是五行旗號嗎?現在又改了?”

“莫非五行旗不夠用,改為八卦旗?”

“八卦先天后天,來回變化,可湊足八八六十四卦,囊括天下都夠用了。佛陀,我們去問下。”

“找個會韃靼語的嚮導。”

兩人帶著嚮導,來到山腳下的牧民氈包前。

一番溝通,嚮導跟方天寶、王佛陀說道。

“他們隸屬八旗衛離旗左翼丙千戶中百戶第三甲。這戶人家是甲長,說以前是拔思母部的普通牧民,節帥來了後,他的兩個兒子,跟著節帥***夏。大兒子受了傷,回來了,現在是甲長,也是另一個百戶的斷事官,帶著兩個書吏,在牧場到處跑,審案斷事。

小兒子立了功,成了百戶,他家的牧場在山那邊。現在跟著節帥北上漠北,具體在哪裡,也不知道。”

方天寶眯著眼睛問道:“陰山河套一帶,管事的領換了一茬?”

嚮導跟他們很熟,也熟悉這裡的情況,低聲答道:“這裡以前最大的部落是白達旦、拔思母、謨葛失和達裡底四部。劉誅邪翼長先來,聯手白達旦打服了拔思母、謨葛失和達裡底三部。

節帥自河東北上,白達旦部有反意,也被打服了。四部被殺了不少人,節帥也帶了不少人去河西。四月初,節帥在九原城舊地,聚集漠南各部人馬,確定了漠南陰山諸部,統歸離旗部,然後劃分左右兩翼,再分十天干千戶,下面再是前後中左右百戶,一到十甲長”

“離旗部?”

“是的,大概從西夏黑山軍司算起,一直東至北遼的奉聖州,陰山南北,基本上都屬於離旗部。然後以九原城駐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