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不是相親只是尋親(1 / 3)

“回陛下,家祖正是劉彥清。”劉國璋面不改色地答道。

當初大哥在臨死前自己答應過他的,他的親人就是自己的親人,那他的祖父就是自己的祖父。

梁師成在一旁輕聲提醒道:“二郎,不要讓官家問,你自個說啊。”

“說什麼?”

“把長輩兄弟,籍貫說一遍啊。”

哦,宋朝提親還有這規矩啊。

“稟陛下,草民劉琥,字國璋。家祖劉氏諱彥清,祖母宋劉氏。家父劉氏諱葆,字藻鴻,家母林劉氏。大哥劉瓏,字國華。

籍貫開封府,原住在開封府外城西廂建隆坊天波溪西巷甲十二號。”

劉國璋停住不說了,等了十幾息,旁邊的梁師成又開口。

“往下說啊。”

“往下說什麼?”

“你們怎麼去的明州。”

“哦,稟陛下,臣的家祖、祖母早逝,留下家父及家姑。家父兄妹二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十六歲那年自賣為奴,湊得一筆錢,送家姑入貴人府。自己跟著主家南下行商,艱苦奮鬥數年,在明州立家,與福州長溪林家通婚,生下我兄弟二人...

三年前,家母染疫去世,兩年前家父因病去世。兄長與我守了十七個月的孝,奉父母遺命,北上汴京尋親祭祖。不想剛到陳留,兄長染病,不治身亡。”

趙佶聽完後轉向梁師成問道:“都對得上嗎?”

“陛下,對得上。”

“祥老。”

劉寶祥躬腰答道:“陛下,政和三年,貴妃娘子病重,自知來日不多,便命老奴去尋親。老奴得了梁都知的大力協助,找到娘子原來的戶紙,得知娘子亡父為劉氏諱彥清。”

“嗯,那年朕還下詔,追贈劉丈為太師。”

“是的陛下。當時戶紙上寫的正是西廂建隆坊天波溪西巷甲十二號,與二郎所言無誤。娘子還告知老奴,說其父臨終前,交給兄長一塊玉佩,上面刻有‘四海宴清’的字樣。”

聽到這裡,劉國璋明白了,不是招親,是尋親啊,聽話裡的意思,自己是五孃的表哥?

關竅是自己留給劉寶祥的那包東西。

當時自己做好離開開封城的準備,短時間內回不來,想著把大哥的遺物留給祥老,請他幫忙繼續尋找線索——他在內侍省德高望重,官場上的門路多。年紀大,耐得住性子做水磨工夫。再說又都姓劉,五百年前是一家。

選來選去,覺得他最合適。

想不到還真給找到了!

趙佶點點頭,滿臉悲慼,還伸手在眼角抹了抹眼淚。

“確認無誤,劉二郎確實是明達皇后兄長之子,親親的侄兒。愛妃,愛妃啊,你過世四年,朕終於完成你的夙願,幫你找到你的親人了。”

趙佶捂著臉,居然嗚嗚地哭起來。

真得讓人意想不到,趙佶,大宋天子,居然當著眾人的面,哭了?!

劉國璋又驚又喜。

驚的是萬萬沒想到,大哥臨死前還給了自己這麼大一份新手大禮包!

喜的是,趙佶對明達皇后的感情還很深,那麼作為明達皇后唯一的孃家親人,十畝地裡一根谷,我以後豈不是可以浪得飛起。

梁師成在一旁勸道:“官家,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足足四年,官家憑著對明達娘子的思念和情義,堅持不懈,找了四年,終於找到明達娘子唯一的孃家親人。

這份情義,真得是感天感地,古往今來都罕有啊。”

劉國璋瞄了一眼,這位隱相,真是位人才。

“是的,是大喜事!”趙佶接過手巾,抹乾眼淚,朗聲道:“師成,宣詔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