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底是誰算計誰?(1 / 2)

蔡京不動聲色地說道:“十幾萬災民,三千禁軍能不能彈壓得住?老臣覺得是個問題。陛下,除非從西軍、河北、河東抽調一員宿將。”

“啊,還要搞這麼大動靜啊?”趙佶有點不樂意。

“是啊,動靜有些大。而且樞密院的文書過去,他再來京報道,轉去赴任,正月都過去了,時間浪費一半。再說宿將長於治軍彈壓,短於撫民施工,還得再配上一員文官。陛下,老臣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劉二郎最適合。”

“二郎適合?”

“陛下,此事在於能否鎮得住十幾萬災民,讓他們老實幹活。劉二郎驍勇之名遠播,京畿皆有耳聞。配上三千禁軍,定能鎮住宵小之徒。再配上幾個精幹的官吏,按照往年的規矩施工就是。”

說到這裡,蔡京又添了幾句,“陛下,調撥三千禁軍,說明這份功勞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費了番功夫才拿到手。這樣功成之後,官家擢升二郎,旁人也就無話可說。”

趙佶眼睛一亮!

沒錯!調撥三千禁軍,說明形勢有些嚴峻,十幾萬災民有不少刺頭,劉二郎費了一番心血彈壓,這才完成汴河疏通大事。

好!完全可以豐富潤色一下,用來堵住王貴妃、楊戩、白時中等人的嘴巴!

“這樣甚好!二郎,這事還得你來做。”

“啊!陛下,還得我來做?”

劉國璋一臉的無可奈何,讓蔡京心裡暗爽。

“那就這樣定了,太師,明日讓中書省行文,把事情辦了。”

“陛下,不如現在把梁內相和、鄧樞相和高太尉叫來,把御筆,給樞密院和殿前司的詔書都擬好,老臣在中書省那邊才好行文。畢竟牽涉到組建廂軍,調集禁軍的事宜。”

蔡京現在有點怕夜長夢多。

“嗯,太師恪守臣道,很好。比那個淹死的李...李邦彥強多了。”趙佶瞥了一眼劉國璋,讚許道。

老姑父,你這樣的敲打很沒有力度,只會讓我越地肆無忌憚啊。

帝王心術培訓班,老姑父你缺課得厲害啊。

很快,梁師成被叫來,聽到趙佶要他擬詔,給劉國璋加奉直大夫、昭武校尉、驍騎尉、帶御器械,權提點南都水監事,勾管汴河都大提舉修河司事。

眼睛不由一閃,與劉國璋暗暗交換眼神。

我也很無奈啊!

全是那隻老狐狸搞得鬼。

梁師成不動聲色,持筆先寫了一份草稿。

不一會,樞密院知院鄧洵武和殿前司太尉高俅趕到。

“鄧卿,朕要把陽武縣十幾萬災民編為廂軍,用於汴河疏通。”趙佶見面就說道。

“陛下,招募災民為廂軍,是祖宗之法,可行。臣遵旨。”與蔡京交換過眼神,得到暗示的鄧洵武連忙答道,“陛下,鹹平縣還有五六萬災民,都是瀛、滄州黃河決口逃過的災民,要不一起編管了?”

“一起編管。”趙佶不在意地揮手道。

正好,把所有的麻煩一起都解決。

“陛下,按照祖宗之法,此廂軍編管之後,當取軍號,規範駐地,還請陛下明示。”

“二郎,此廂軍要交由你統領,去疏通汴河,該取什麼軍號,你來定。取個好聽的名字,吉祥。”

“陛下,要不取軍號為長水軍?”

“長水軍?長水校尉,‘自此人生長恨水長東’,長水東流,嗯,這可名字不錯,汴河從此長水東流,不再動不動就堵上。就叫長水軍,鄧卿,樞密院行文,陽武、鹹平兩地災民,編為長水軍,設長水軍統制司,以劉二郎為長水軍統制。

至於長水軍分幾營幾部,營指揮、部將由二郎定奪。糧餉配額,樞密院看著來辦吧...”

鄧洵武全部應道。

廂軍而已,專事勞役的雜軍,不用太放在心上。

“高卿,南京陳留一帶,可有馬步禁軍抽調?”

高俅一聽就明白了,編管了這麼多災民為廂軍,還要疏浚汴河,必須有禁軍彈壓才行。既然是調撥給劉二郎用的,那他完全可以做個順水人情,選些精銳和兵員足額的,反正是朝廷的兵。

“陛下,步軍廣捷軍在陳留、鹹平、南京等地駐有五十六指揮,馬軍驍騎軍在東京,上下軍各有十指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