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們都太保守了(1 / 2)

原州靖安寨,宣撫使司行轅向懷德軍轉移的路上,劉子羽忍不住問道。

“二郎,你分別在綏德軍和保安軍,動兩場對西夏洪州、銀州的大練兵,感覺怎麼樣?”

“暮氣沉沉,保守。從老種經略公,到孟真、李禧,再到低階軍官,戰略戰術思想非常保守。

最擅長做的就是防禦,就算是防禦,也是僵硬呆板,只知道死守,不做它想。

從來沒有想過出動出擊,所以很明顯地看得出,讓他們守城寨,知道雖然很艱難,但還算有信心。讓他們出戰,那怕是在指定位置伏擊,也是一副九死一生,一去不返的悲壯心態。”

劉子羽在西軍也待了好幾年,覺得劉國璋的評價還算中肯。

“那就沒有看出一點優點。”

“聽話。就算覺得主動出擊是九死一生,軍令一下,他們還是出了。西軍上下,被文官、宦官們花了近百年時間,馴服得服服帖帖。可惜,馴服得太溫順,是家犬,是綿羊,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往西邊可能會好些。環慶、鄜延兩路,這些年確實處在防禦中,出擊的很少。涇原、秦鳳和煕河路就不同。涇原路懷德軍的平夏城之戰,就在紹聖元符年間。

還有這些年,對河湟用兵,輪流用的秦鳳和煕河兩路的兵。這三路,應該沒有二郎所說的那些暮氣。”

“且看看。”

八月二十六日,中路前敵指揮使劉法,指揮四個作戰旅組成的野戰兵團,分別從蕭關、綏戎堡、天都寨、克遠堡出,對西夏扼守橫山(六盤山)兜嶺口,非常重要的賞移口關隘起進攻。

名將郭成率領精銳的平夏旅,沿著葫蘆河川,逐步地向賞移關起進攻。左右兩支友軍,克遠旅和綏戎旅互相呼應,掩護著平夏旅的左右側翼。

此前右路前敵指司在綏德軍、保安軍起的兩次大練兵,詳細軍報由宣撫使司參謀處整理好,下給中、左路前敵指司。

劉法吸取了右路軍戰法的一些優點:加強左右兩翼的掩護,後面再放上一支強有力的預備隊。

四旅之間距離最多不過二十里,時刻保持聯絡:互相派遣大量的傳令兵,還時不時施放煙花,互聯聯絡。

劉法努力讓自己的兵馬,不要出現宋軍以往最常出現的情況——各打各的,互相之間沒有聯絡,更沒有協同作戰。

甚至兩軍相隔不到五里,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結果被西夏軍逐一擊敗。敗退後逃到一處才明白,當初相互之間能通個信,稍微協作配合一下,戰敗就是夏軍。

劉法確實是西軍最能打,最會打的一人。

他把馬步軍,蕃漢軍融合得非常好,也能最大程度地揮各自的優勢。

擅長山地作戰的蕃漢步軍,依託地利,步步為營,向前推進。

蕃漢騎兵,擅長在山地溝壑裡穿行。他們就像一群老鼠一樣,沿著黃土高原和六盤山脈中,風吹水衝出的溝壑,快穿插。

西夏軍的騎兵也是如此作戰。

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宋國還是西夏,無論蕃漢,在這裡的騎兵,更像是利用戰馬快移動,非常靈活機動的步兵。

這裡的地理環境,沒法提供足夠的迂迴、包抄和衝鋒的平坦空地——在環慶、鄜延以北,越過橫山的河南瀚海,即毛烏素沙漠,倒是能提供廣袤的平地。

這裡的戰馬,也瘦弱矮小些,全是山地馬品種,與河湟那邊的西海、河曲馬不同。

劉國璋一邊默默地關注著劉法指揮的中路軍大練兵,一邊在心裡總結著。

最後,平夏旅、克遠旅和綏戎旅,三支兵馬,大約一萬六千人,全部堆積在蕭關與賞移關口之間狹窄的地方里。

劉法很快認識到把兵馬全堆在這裡,無法展開,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他馬上玩了一個花樣。

先把平夏旅、克遠旅撤了下來,佈置在河川兩翼。然後下令綏戎旅在蕭關與一萬夏軍對攻,展開激戰。

等到夏軍援軍增加到兩萬五千時,劉法下令綏戎旅撤退,甚至叫綏戎旅一把火把蕭關給燒了。

這把火把隨同劉國璋一同觀戰的譚稹氣得破口大罵,差點要行使監軍之權。

宋軍放棄蕭關的決絕,讓西夏軍喜出望外。

根據他們與宋軍多年的作戰經驗,宋軍敗退,一般不會放火,他們還抱著再殺回來克復舊地的念頭。

一旦撤退加放火,意味著他們徹底放棄此地。

看到蕭關熊熊大火,夏軍覺得宋軍這次又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兩萬主力夏軍沿著葫蘆河川,對綏戎旅銜尾追殺。

這是夏軍最愛做的事。

宋軍只會打呆仗——呆在一個地方守城寨,或結陣而戰,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是爛得一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