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東南名士,三吳世家(1 / 2)

第29o章 東南名士,三吳世家

慕容均沒兩天又跑出去了,她帶著大姐兒,坐船東下,去觀看長江南岸的蘇州常熟、崑山和秀州華亭等縣的地勢。

這兩年她在江北通、泰州大興棉花產業,棉布去年開始向市場推廣,極受歡迎,供不應求。

現在她利用長水軍,在江北拼命擴大種植面積,然後又盯上了江南的地盤。崑山、華亭等沿江沿海一帶,水土氣候跟江北差不多,但更肥沃,荒地也極多。

而且這裡人口眾多,棉布產業一旦展起來,對勞動力的要求極大。

此前江北就受到了類似的限制,幸好劉國璋提前佈局,把長水軍安排在這裡,勉強緩解了勞動力緊缺。

但是要想擴大產業,長水軍就頂不住,必須尋找更多的勞動力,江南就是最好的地方。

只是此前江南一帶屬於兩浙路,掌握在地方世家手裡,針插不進,水潑不進,跟劉二郎的陝西河東一樣。

慕容均幾次南下佈局,都遭到了地方世家的狙擊。

這些世家,自詡上面有王黼、嘉王府做靠山,中間與士林官吏交織很深,下面挾佃戶百姓自重,根本不把慕容均放在眼裡。

甚至話語間頗不客氣。

主持東南大局的又是她的枕邊人。

天時地利人和!

你們兩口子,還真是絕配。

麻姑的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麻姑眉開眼笑,公田好,廂軍好,廂軍加公田,如江北通泰州,不僅田地有了,人口勞動力也有了。

現在事逢大變,這些花招反倒成了破綻。官軍收復州縣,這些田契早就被亂軍付之一炬。漕司、戶部都沒有留檔,那些世家敢拿出自己手裡的田契,二郎就敢斷他們一個私造文書,霸佔田地。”

“是的,世家跟地方官吏勾結,手指一指,隨意一圈,就是他家的地,再僱人慢慢開荒。”

“這些世家的花招我知道的。這些巧取豪奪的田地契紙只在州縣官府的戶房留檔,去不到轉運司和汴京戶部。以前這些招數,對付普通百姓,對付我,足夠用了。

麻姑很是驚訝,怎麼突然就無主了?

我想,屆時二郎平定方臘暴亂,會收附百姓數十萬,肯定會依照舊例,編為廂軍,安置在這一帶。這裡的土地,就成了廂軍的公田。”

“院主,那這些田地我們收了?”

“有主的荒地?”

“不,我們不收。我們出面來收,肯定會落下口實。東南地方世家被方臘鏟了根,但是還有些人在汴京。到時候唧唧咋咋呱噪得很,讓人心煩。

剩下不多的世家,拋棄產業,北逃潤州、揚州和江寧,惶惶不可終日。

丹陽縣制置使司衙門前廳裡,坐著六人。

慕容均站在一艘多槳單帆船的船樓上,意氣風地指著江南的地界,用手指頭畫了一個大大的圈。

“這裡水豐地肥,最合適種植棉花;河道密佈,轉運方便。崑山華亭兩縣的地,我要定了。你們去看看,這些地是無主的荒地,是有主的私地還是公田?”

好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方臘把東南攪得支離破碎,地方世家大多數被連根拔起,死傷慘重。

“呵呵,原來如此。無妨,等到官軍收復蘇州秀州各縣,這些田地都是無主的。”

“院主,下面的人去年就查過了,這一大片,五成在當地六姓世家手裡,三成是荒地,但是也有主了。”麻姑在旁邊稟告道。

右邊上兩人,身穿紅袍官服,頭戴硬翅官帽,正是潤州知州周學聖、通判項同。

下四人年紀不一。

最前面的男子五十多歲,儒雅溫潤。

第二位四十歲左右,星目方臉。

第三位和第四位,都是二十多歲,俊朗挺拔,意氣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