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勔的這個兒子有點意思(1 / 2)

回到武成王廟統制司衙門,劉國璋換上一身襴衫厚袍,再加上一件褙衣,戴好幞頭,這才出來。

朱嵩長得很俊朗,就是那雙眼睛,有點小,美中不足。

他身旁坐著一人,一身道袍,想裝道骨仙風卻裝得不像,怎麼看都透著一股子猥瑣的氣息。

“朱朝奉,大駕光臨,真是有失遠迎啊!”

“在下給統制使賀年,恭祝劉官人新年吉祥,官運亨通。”

啊,這就拜上年了,現在是哪月哪日?

出去剿了一段時間匪,還有巡視沿途疏浚工程事宜,忙得昏天暗地,都不記得日期。

寫公文落款要寫日期?呵呵,你覺得我這文采,會執筆寫公文嗎?基本上都是他們寫好了,自己過目一遍,籤個字,用印就是。那顧得上哪月哪日。

“現在是政和八年了?”

“錯,是重和元年,正月十九日。”那個猥瑣道袍男開口答道。

重和元年?趙佶又改年號了?(注一)

對啊,他即位已經十八年,眼看著要過他爹地神宗先帝在位年長,看把他嘚瑟的。

正月十九日了嗎?時間過得真快。

“克臬,”劉國璋叫著書辦的名字。

“統制使,”一位青袍書生出現在門口。

他叫長孫謨,麻姑的侄孫。十二歲考上秀才,十四歲拔得貢舉,有資格參加省試春闈,名動大江南北,可謂少年得意。

結果一口氣考了三次,名落孫山。最後一次,居然連貢舉都沒考過,沒有資格參加省試,鬱悶得差點自殺。

麻姑便把他推薦給劉國璋,充任機要文字,重新換個賽道。

劉國璋與中樞地方的往來文字,大部分出自他的手。

“正旦朝廷可有文書下來?”

“有,有御筆詔書。官家念及統制使在外奔波,盡忠王事,特詔勳位加一轉,賜騎都尉。武官階加一階,擢翊衛大夫。內侍省也來了文書,說奉官家、聖人旨意,賜下福字十六張,綵緞六十匹,玉璧四對...

東宮派了人來,帶了殿下的親筆福字,以及賜品一車。

中書省傳來文書,說奉官家旨意,正旦上元節在外公幹的京朝官,賜錢一百六十貫,布帛六匹...”

長孫謨娓娓道來。

“小的都有一一回書謝恩,因為都是例行賜下,所以就沒有驚動統制使。”

劉國璋一拍額頭,“還真沒想到,居然正月都過去這麼久了。我還惦記著上元節回去看個熱鬧。”

朱嵩拱手道:“統制使公忠體國,勤於王事,是我等楷模。”

“朱朝奉客氣了。”劉國璋謙虛了一句,看到長孫謨要走,連忙叫住了他,“克臬莫走。朱朝奉是東南大才子,我是粗鄙武夫,怕招待不周,你留下來作陪。”

劉國璋向朱嵩介紹道:“克臬,我的掌案文字。十四歲拔得江陵府貢舉,可惜時運不佳,屢試不中。但文采是有目共睹。

大貪官,前荊湖北路轉運使施重汣,就是因為他表在《東京風華報》上的一篇文章落馬的。字字如刀,暢快淋漓,引起朝野極大公憤,御史們風聞彈劾,引得官家大怒,進而御筆問罪,配瓊崖。”

朱嵩滿臉崇敬,“《東京風華報》上的那篇《江陵一害,禍國殃民,陷君父於不仁》,原來是先生所寫。在下拜讀過,刀筆鋒利,真可謂討貪檄文。”

“朝奉過獎了。”長孫謨連忙答道,忍不住瞄了劉國璋一眼。

這《東京風華報》是他慫恿著陵光院和厚德宮兩位,花重金開辦的。

先創刊號直接用的是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格局啪得就上去了。

其次使用《夢溪筆談》裡記載的杭州畢昇活字印刷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