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1 / 2)

第295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

趙佶最近覺得心神不寧,胸膛裡的心臟動不動有些悸動,打坐也罷,靜坐也好,總是定不下來。

有時候跟美女唱曲調情,突然心底生起一種惆悵的感覺,腦海不由地出現:“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月明中。”之類的詞句。

這是五代十國南唐國主李煜的名詞。

曾經有傳聞,說自己是李煜轉世,來報被太宗毒死之仇。

這叫什麼事!自己這麼有才華,又是天命所歸,天下掉下一個皇位。其實李煜這樣的亡國之君能比的!

所以自己最恨此種說法,也對李煜的詞避而與之。後宮、近臣都知道自己的脾性,從不提這個詞。

偏偏上月在金明池看宣和三年龍舟競標賽,不知誰哼了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然後就魔怔了,李煜的詞總是會時不時地鑽進腦海。

慢慢地,自己覺得心緒不寧,總有一種情緒,傷感悲慼,堵在心裡揮之不去。

怎麼回事?

今天風和日麗,豔陽高照,趙佶叫了劉若愚,一起去艮嶽爬山。

上次劉若愚陪著劉國璋去跟北遼祝賀使耶律大石會談後,回來後把所有的細節一五一十地彙報後,對他是完全信任。

“對那些讀書人,不要太苛刻了。天下不是人人都像二郎他那樣。他能平定四方,但是天下萬民還得那些讀書人去撫牧。”

趙佶就是這樣,一旦對人信任,幾乎完全無條件。

北遼答應三年之後把燕雲十六州還給我大宋,又遞國書認朕為叔父,要是李乾順也上了臣書,這事就算完美,朕去太廟祭拜,就能祈祝太祖太宗把鼎印交給朕了。”

只是劉二郎了話,不準求和,所以他的奏章,連同使者,連蘭州黃河都過不來。

“若愚啊,你說李乾順這麼拗幹什麼!上一份求和書,認朕做叔父就好,朕自然會放他一馬。”

“到漳州了。”

官家,李乾順剛到涼州,就上了求和的奏章,一口氣上了二十多封,不要說認你做叔父,叫你親爹親爺爺都可以。

趙佶想了想,說到:“叫中書省擬詔,就把泉州、漳州的知州、通判呵斥一番就好,總不能他追剿一路,就得換一路的官員。”

“是啊,偏偏跑出個方臘這個混賬玩意,作亂東南,把蘇杭付之一炬,真是氣死朕了!”趙佶恨然道,又問道:“二郎現在哪裡?”

偏偏那些地方官員,只知道閉城自守,連城門都不敢出去半步,更不用說阻緩方賊。”

劉若愚點頭應道:“是的,官家說得極是。不過泉州地方有奏,泉州知州在方賊過境,得知燕國公上疏彈劾他,嚇得掛官印與大堂上,攜帶家眷倉皇回鄉去了。”

“不完美。

“官家,好事多磨。要不是東南出了方臘這個反賊,燕國公這時應該陳兵黃河,進剿隴右。想必李乾順再年輕氣盛,也得臣服認輸了。”

“李乾順年輕氣盛,不如遼主周全。北遼有真武部大兵壓境,岌岌可危,自然能屈膝彎腰。西夏偏安隴右,河湟蕃部時亂時叛,牽制我軍,暫時無憂,所以才會如此無禮。”

趙佶對那些膽怯無能的州縣官員也無可奈何,要是他們多三分勇氣,何至於讓方臘為禍東南?

“方臘在前面跑,他在後面追,一直追到那裡去了。二郎又寫奏章,彈劾福建路泉州、漳州的地方官員。他說早就了急令,要泉州、漳州等地文武官員,調集兵馬,扼守險地,阻塞道路也好,挖斷橋樑也罷,只要滯緩方賊行程即可。

“啊,怎麼跑那裡去了?”

爬上艮嶽北嶺,看著下面漫山遍野的梅花,再看著對面南山秀麗的景色,心曠神怡,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趙佶揹著手,有些落寞地說道。

劉若愚彎著腰,站在身後,心裡嘀咕著。

“混賬!”趙佶氣得不行,“二郎彈劾他是應該的!他失職到這般地步,二郎身為方面大員,不彈劾才是失職!

彈劾奏章遞上來,朕總能維護一二。二郎從溫州開始,一路上彈劾那麼多官員,罷免了幾個?

二郎遞了彈劾奏章,盡了職責,該進剿的繼續進剿,該安撫的繼續安撫,再無二話。何曾多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