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立足當前(1 / 2)

糜芳在前面引著袁熙一路過去,袁熙卻見到碼頭上有幾艘海船停靠卸貨,不時有人推著貨物下船,水線漸漸高於水面。

袁熙見有艘海船在水線以下,有密密麻麻的白色斑點,不由走進了些,定睛一看,這不是藤壺嗎?

他過去摸著一排排的藤壺,笑道:“這東西貌似很好吃。”

糜芳聽了,笑道:“使君對海上的事情還真是瞭解,不過這東西對船板損傷頗大,要是不處理掉,船板只會越不結實,但即使清理下來,船板也遠不如之前結實。”

“只一次遠航,這船板就損壞不少,怕是以後只跑近海了。”

袁熙猛然間反應過來,“糜家商隊也有遠海商路?”

糜芳解釋道:“只一兩艘而已,是小妹當初突然奇想,說甄家商隊打造遠洋商船,肯定是看到了什麼了不得的商機,不如糜家也試一試。”

“我一開始是不願意的,遠洋貿易不容易回本,危險又大,她卻堅持己見,還貼補了自己的私房,我實在沒法,才先後派了兩艘海船出海,一去爪哇,一去暹羅。”

“起初我也沒當回事,畢竟遠海貿易的地點,一來一回就要將近大半年,風浪又多,南下的船隻往往一大半回不來,也是有的。”

“不過這次算運氣好,去爪哇和暹羅的船先後回來了,暹羅這隻,還是昨天剛到的。”

袁熙聽了,心道暹羅不就是泰國,這地方盛產香料,確實是如今中原士族的最愛,要說別的,可能還有茶葉和珍奇動物了吧?

他開口道:“能否看下帶回來的特產?”

糜芳猜測袁熙對海外商品很感興趣,不然也不會連番派甄家海船出海,當即道:“我帶使君看看。”

眾人一路到了碼頭倉庫,糜芳讓人開啟大門,裡面滿地的貨物,袁熙現大部分貨物和甄家商船帶來的很是相似,有香料,有茶葉,甚至有珊瑚樹玳瑁等珍貴裝飾品,但就是沒有自己想要的農作物。

想想也是,相比利潤極高香料和飾品的,誰還會帶不好儲存又賣不出價錢的種植作物?

糜芳見袁熙站在貨箱前面默然不語,試探道:“使君好像對遠洋商路很感興趣?”

“恕芳直言,海外乃是蠻夷化外之地,遍地瘴癘,雖然貨物價值不菲,但是以時間和損失來算,好像並不怎麼賺錢啊。”

袁熙抬起頭來,嘆道:“太守說到點子上了。”

“單單以盈虧計算,遠洋商路,絕大部分是虧錢的,而且虧的還很多。”

有一個極其難以讓人接受的事實是,在歐洲現美洲之前,遠洋航海貿易的利潤並不高,虧錢才是常態,遠不如本土生產的利潤來的穩定,出海的冒險家,需要找到金主支援,才能湊齊遠洋航行的錢,但這錢相當一大部分,是血本無歸的。

因為遠洋貿易時間週期長,風險大,船員死亡率高,收穫的利潤卻波動極大,所以西方的航海家,很長一段時間內,沒能找到依靠大規模盈利的渠道方法。

歐洲現非洲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開當地商品產業,奴隸貿易倒成了最賺錢的選擇。

直到美洲被現,建立了穩定的航路,從中獲取了可以用來交換其他產地商品的貴重金屬金銀後,才在歐洲,非洲,美洲之間形成了穩定獲取大量利潤的黑三角貿易。

歐洲從本國裝載酒類和鹽布匹等物,沿中央航路到非洲換成黑人奴隸,然後到美洲卸下奴隸,換成金銀蔗糖菸草,再返回歐洲。

形成了這條穩定的貿易線路後,歐洲才開始慢慢積累大量原始資本,才有更多的餘錢,投入到對華夏的商路開之中。

而在這之前,歐洲到華夏的商路只能有單向利潤,因為他們需要華夏的瓷器和茶葉絲綢,華夏卻不需要他們的任何東西。

直到歐洲用美洲獲取來的白銀,才慢慢敲開了華夏的貿易大門,但這已經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糜芳指的遠洋商路,就是徐州到揚州交趾以南的地區之間的貿易路線,這些商路尚未形成固定航線,風險大不說,兩邊也沒有達成固定的需求的商品交換習慣,交換所用的貨幣也無法統一。

在重重障礙下,可能需要持續投入幾年,數十年,甚至上百年,華夏才可能和南洋諸國建立利潤和週期穩定的貿易航線。

天下越穩定富庶,南陽諸國特產的香料和飾品等奢侈品才能賣出,獲取更多的利潤,從而形成良性迴圈,但這對天下大亂,連飯都吃不飽的漢末來說,還是太過前了一些,這可是士族都會餓死的漫長冰河期,饑荒面前,奢侈品毫無用處。

袁熙不得不承認,以今世的眼光來說,糜芳的話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自己要不是有著後世的經驗和知識,也不會靡費巨資,去讓船隊航行到未知之地去冒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