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瞞天過海(1 / 2)

第826章 瞞天過海

建安三年註定不是個太平的年景,從建安初年延續到今的袁曹之爭,隨著年初袁熙的突襲南陽,導如今的青州之戰,袁譚曹操先後參戰,局勢愈演愈烈起來。

算上之前袁熙還和江東有過一次大戰,天下的諸侯們赫然現,這名為兇虎的袁氏子勢不可擋,他面對招惹自己的人,根本無所顧忌,誰惹了他,就會狠狠反擊回去。

曹操南陽大敗,先前從袁氏手裡的好處,被其連本帶利討回了不少。

而江東趁火打劫,佔據了廬江郡沿著長江的數座大城,但付出的代價卻是更為慘重,不僅損兵折將,江東也就此出現了局勢不穩的跡象。

如今袁熙再起大軍攻打袁譚,雙方對峙過兩個月了,期間生了數十場規模不大的戰鬥,幾乎全都是在騎兵之間進行的。

袁譚的騎兵,顯然不如進行過針對性訓練的幽州騎兵,每每交戰,必然陷入下風,戰損比極為難看。

曹操派出的那些小股虎豹騎,也沒能討得了好去,甚至有的表現比袁譚騎兵更加不堪。

短短一個月內,進行劫掠的虎豹騎就被幽州騎兵抓到行跡,突襲了七八次,數百人或死或俘,數位曹氏子弟戰死,眼看軍情不妙,曹操令讓所有騎兵退了回去。

這樣一來,壓力便全給到了袁譚這邊,但袁譚至今也沒搞清楚,為什麼袁熙對己方的小股騎兵動向掌握這麼清楚。

袁譚也是知兵之人,明白騎兵行軍,若是沿著大路,或者以水源為目的行軍,很容易被敵人預測到動向,所以他之前目的的規劃了行軍路線,讓騎兵儲備好清水乾糧,專走偏僻荒蕪的道路,以防被敵人堵截。

但其劫掠兩次後,很快便被幽州軍摸清了規律,之後便是袁譚軍屢屢陷入埋伏的困境,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逃回來的軍士,也對袁譚訴說了一個極為離奇的事情,其說曾看到天上有一個極為巨大的圓形物在漂浮,不知何物,把袁譚騎兵嚇得不輕。

畢竟這個時代沒有能人力升上天空的東西,所以袁譚軍都認為其是上天降下的徵兆,心中敬畏恐慌,不敢直視。

這其實便是諸葛亮和袁熙搞出來的的氣球,絲綢雖然輕便,但是不耐熱,所以兩人絞盡腦汁,失敗數次後,終於是想出瞭解決辦法。

以耐熱的細麻布作為內襯,外面罩上幾層堅韌的絲綢作為預防破裂的保證,下方放置一頂端有蓋的薄鐵皮罐,裡面放置黑山開採的煤炭,輔以火油燃燒,然後尋找身體矮小輕便的死士,帶著望遠鏡升空。

這氣球花費不菲,所以也只做出了兩個,升空時間也不長,故在山頂高處放飛,利用高度差滑翔,更能持久。

曹操和袁譚的騎兵進入袁熙領地騷擾初期,諸葛亮還摸不清其行動規律,但幾次之後,諸葛亮便從地圖上篩選出了敵人有可能選擇的行動路線,然後在其附近放飛氣球。

在望遠鏡的幫助下,氣球中的死士很快便能現敵軍蹤跡,他會對準敵軍方向放出一支火箭,等候在氣球附近的幽州騎兵見了,便會以最快的度趕到事地點。

因為幽州軍早有準備,人數佔優不說,兵器戰法都是極為針對袁譚和曹操的騎兵,雙方只一照面,幽州騎兵便展開了近乎一邊倒的屠殺。

在這種前所未有的戰法幫助下,袁熙騎兵逐步建立了優勢,曹操袁譚騎兵都是傷亡不少,曹操還好,畢竟他還有讓騎兵退往兗州這條路。

但袁譚就不行了,他只有一個青州了,若保不住這塊地方,他還能哪裡退?

於是袁譚也是激了兇性,一方面擴大騎兵規模,一方面加緊大規模整兵,然後連結城池,動大量兵士,垂直於兩城之間的沿線,一路橫向掃蕩過去。

最開始的時候,袁譚行事還頗為收斂,畢竟青州是的地盤,但之後袁譚主力卻一直沒有遇袁熙軍,反而是掃蕩的幾支隊伍被幽州騎兵襲擊了。

等附近的主力趕到,幽州騎兵早已經無影無蹤,有的帶兵將領極為憋屈,他們本就是黃巾軍出身,脾氣暴躁,所以幾次被打得抬不起頭後,他們終於是爆了。

找不到幽州兵,便找當地百姓洩,簡直軍糧供給不及時,他們便以徵糧為藉口,在青州村鎮裡面劫掠起來。

最開始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有所收斂,但幾次劫掠後,一些將領現從中撈了不少好處,於是他們血液裡面的黃巾軍搶劫傳統再度被激,開始擴大劫掠範圍和規模。

青州百姓不堪其擾,暗地裡面給幽州騎兵報信,加入了通敵的行列,讓袁譚騎兵損失慘重。

損失越大,袁譚將領越惱火,行事便更加肆無忌憚,變本加厲荼毒百姓,這倒過來更加激了百姓反抗心理,加上之前袁譚收回了大量袁熙分出去土地,百姓憤怒積攢起來,青州事態開始走向失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