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十六章(2 / 2)

“陛下動筆了。”

“陛下怎麼選了A?這……”

剛才討論題的大臣們瞬間沉默了下來。

漢武位面

太史令司馬談看到題目上的司馬遷、《史記》眼睛都瞪圓了,很早之前,他就立志撰寫一部通史,這些年也一直在收集資料,撰寫史籍,可惜年紀大了,越發力不從心。

抱著能多寫一點是一點的心態,他仍在堅持撰寫,甚至想過若臨終前沒有寫完就將這個大任交給兒子司馬遷,讓兒子完成他的心願。

沒想到他真的看到了兒子寫的史籍!

() 和司馬談交好的同僚見狀,連忙湊了過來。他們和司馬談交好,自然是知道司馬談有一子名司馬遷,一直在外雲遊。這題中的司馬遷莫非就是對方的兒子?

!!!《史記》是兒子寫的,老子還能不知道這題選擇什麼嗎?

“司馬兄,所以這題應該選什麼?”

“對啊,該選什麼?”

還有人問:“令郎何時能寫完這部《史記》,可否讓我們一飽眼福。”

司馬談:“……”

***

模擬考場

嬴政寫下第四題的答案後,看到第五題的題目,眉頭不由一皺,又是他不會的題。

算了,先跳過。

第六題

唐代社會湧現出一大批天下聞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則天、女將軍平陽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兒、女詩人薛濤、女道人魚玄機等,這種現象()

A.反映了科舉制度進步B.體現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得益於社會風氣的開放D.確立了重文輕武的局面[1]

嬴政:“……”這又是女皇帝又是女將軍的,難道不是反應了大唐的皇帝不行嗎?

為什麼沒有這個選項?

選什麼啊?這一刻嬴政都忍不住看向考場上唯一的女皇帝武曌了,企圖從對方臉上看出點什麼來著。

漢人長相,看著不像有胡人血統的樣子,那可以排除B了吧。

在A和C之間猶豫了好一會兒的嬴政最終選擇了C,因為他看到了第七題。

第七題

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唐太宗創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確立。

B.武則天創立殿試製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C.唐玄宗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D.宋太祖、宋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這題假設B是對的,那就是從女帝開始才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說明在此之前已經有女帝了,和科舉無關。

如果不對……那就算了,反正他也不認識後面的皇帝,又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嬴政在第七題的括號中寫下B。

另一邊,武曌本人看到這題也是懵的,就一個科舉竟能出現這麼多選項?

A可以排除了,科舉起源於隋,而且進士科是隋煬帝創立的。至於C、D裡提到的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她一個也不認識,都是她後面的皇帝,她哪知道他們幹過什麼。

還是選她自己安全一點。

李隆基盯著“唐玄宗”三個字,皺了皺眉,廟號起源於商朝,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中興者曰“中”,世代祭祀曰“世”,一開始的廟號只有這四種,到三國時就氾濫了,凡是稱過帝的都能用上廟號。

廟號氾濫之後,就以太高中世為尊了,而且廟號向來是下一任皇帝繼位後擬定的,子承父業,廟號通常都不會太難看。

就像他們大唐,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中宗皇帝,還有他爹睿宗皇帝,廟號都極好,連伯伯李顯都得了箇中宗的廟號,這玄宗是怎麼來的?

也不知道是哪個皇帝竟然得了這麼個是似而非的廟號,李隆基心裡嘖了一聲,果斷的排除了這個選項,要是唐玄宗真這麼做,士人們誇他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會上這種廟號。

看來看去,竟然只有奶奶的那個選項最為合理。

趙匡胤可以確定自己沒動過科舉,但他不確定宋太宗有沒有動過,為什麼讓他們出現在同一個選項裡,他想排除都不知道該不該排除。

這個宋太宗該不會就是趙光義吧?廟號太宗,他乾得很好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