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擊天下 第99節(2 / 2)

匆匆看完密信之後,庾亮的臉色頓時僵住了,那神情就像被人打了一棒子似的,滿臉的震驚和憤懣之色。

他一連看了三遍,終於臉色變得烏青,狠狠的一拳砸在案几之上,發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咆哮:“郗鑑老兵,安敢欺我!”

第158章 有異心者不可用

不管北方士族如何失望,庾亮如何生氣,郗鑑由司馬珂的對手,變成盟友,已成為事實。

庾亮原本已經厲兵秣馬,準備兵臨建康,最後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庾亮雖然號稱擁兵二十萬,實際也不過十萬兵,而郗鑑手中的四萬多北府兵,便就像一道天塹一般攔在他的面前,令他不敢逾越半步,更何況司馬珂手裡還有三萬多中央軍。

於是一場巨大的風波,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平靜了下來,似乎沒有開始過。

受到京口之兵的啟發,司馬珂也給天策軍換了種方式打雞血。他告訴這群來自北方的漢子,今天的訓練,便是為了日後揮師北伐,驅逐胡虜,收復他們的家園。

果然,這一通雞血,打到了天策軍的心裡去了,一個個激動異常,士氣爆棚,訓練比以往更加賣力了。

如同郗鑑彈劾之前一般,司馬珂的主要精力放在訓練羽林騎和天策軍,同時培養年輕將領,這個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郗鑑成為盟友之後,餘下來最大的對手,便是手握六鎮重兵的庾亮了,掃除潁川庾氏之後,便可放心的開始他的北伐大業。

對於潁川庾氏,司馬珂其實不擔心。

庾家五兄弟,以庾亮、庾冰和庾翼能力最強,但是庾亮和庾冰都是政鬥高手,與王導一個屬性,卻並不擅長帶兵。庾家最能打的便是庾翼,庾翼不但弓馬嫻熟,而且能征善戰,又很會籠絡人心,在歷史上,就連桓溫和謝尚都對其心悅誠服,願意聽從其驅遣,可見庾翼並非等閒之輩。

但是司馬珂手中有京口之兵相助,手下又聚集了一批將領,區區一個庾翼,自然不在話下。

…………

就在一切事情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時,天策軍又給司馬珂帶來一件驚喜。

原來那天司馬珂在鐘山山腳找到土豆苗之後,又去鐘山山腳和山上找了幾天,並未發現有其他自己穿越時所帶來的高產苗種,但是依舊不甘心。

於是便憑著記憶,分別畫了紅薯苗、玉米苗的圖樣,至於雜交水稻和小麥的外形,和現代差不多,倒也不用畫圖。然後便讓荀蕤派出專選了兩隊步卒,每天在鐘山山上和山腳一帶按圖尋找。但是,一連找了三個月,各種稀奇古怪的雜草雜木找了不少,就是沒有他想要的高產苗種。

然而,就在這寒冬之時,當荀蕤將一截半枯萎的紅薯莖葉遞到司馬珂面前時,司馬珂激動得差點說不出話來。

他二話沒說,便吩咐陳金找來一把鏟子和幾個布袋,隨後讓荀蕤帶著自己縱馬前往那紅薯莖葉發現的地方。那紅薯出世之地,離建康城居然達三十餘里,司馬珂一路快馬加鞭,若非荀蕤馬慢跟不上,他差點讓西極馬飛了起來。

鐘山山腳,一處荒地上,十幾名天策軍,正守著那一大叢半枯萎的紅薯莖葉,看到司馬珂過來,紛紛讓出一條道來。

司馬珂充滿激動的心情,提著鏟子大步向前,見得前頭居然有一大片半枯萎的紅薯莖葉,足足有兩三平米。由於在地裡埋得很淺,一個個紅薯從地裡隱隱的露了出來,此時已是寒冬之際,那露出來的部分已經腐爛,令司馬珂不禁一陣心疼。

他小心翼翼的把那些紅薯一顆顆的挖了出來,挖了一大堆出來,足足有三四十斤,只是可惜根莖部分,很多地方已經腐爛。司馬珂又拔出秋霜劍,將那些腐爛的部分,全部小心翼翼的削去,只留新鮮的部分,最後居然削掉了大半,只剩下十餘斤紅薯,但是對於司馬珂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司馬珂將那些處理完畢的紅薯,用一個布袋子裝好,又吩咐荀蕤重賞發現紅薯的將士,同時嚴禁任何人洩露出去。

眾人雖然好奇,但是也只當這是一種野生的奇珍異草,自然不會想到這種物種居然來自一千六百多年後。

這種紅薯苗,也是2021年最新研製的苗種,尚未大面積推廣,據說畝產量也在一萬斤以上,而且適應能力極強,抗澇抗寒也抗高溫,在南方可栽三季,比後世現有的紅薯苗可多種一季。

100克的紅薯熱量約86卡,比土豆略高,比米飯略低,也是扛餓之物。

紅薯苗不但跟土豆一樣不佔良田,而且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紅薯葉割了一茬還會長一茬,用來餵牛餵馬養豬,都是絕好的飼料。

司馬珂將那那十多斤的紅薯,先趁著這幾天大太陽,晾曬了三天,將紅薯的黑斑病、軟腐病等病菌殺滅,再單獨用地窖藏了起來,而且在地面上墊上木板,再墊上幾層絲絹,將紅薯放到絲絹之上,中間還放了木炭以吸除溼氣。

在司馬珂看來,這些紅薯比起土豆,更為寶貴。因為紅薯多秧苗,割了一茬又長一茬,大大解決了牛馬的食物,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養豬。

豬肉因為要圈養,養殖成本高,曾經有一段時間只有貴族才能吃。但是到了漢末開始,漸漸的豬肉退出了世家豪門的餐桌,而逐漸以羊肉為主。

自司馬珂穿越以來,就沒吃過豬肉,開始還不知所以然,後來他有次特意去看了晉代的養豬方式,差點沒吐出來,這才明白為什麼此時有身份的人不吃豬肉了。

網上說的是因為宋代以前的豬未閹割,有臊氣,其實不然,從商周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閹割技術,使其脾氣變得溫順愛長肉。

真正的原因是,從漢代時各家養豬,各農戶家裡建豬圈養豬,廁所和豬圈相連,廁所位置居然略高於豬圈的糞坑,人在方便時,糞尿落入豬圈坑,然後被豬吃掉,這個叫連茅圈。如此一來,養出來的豬便帶了各種病菌,尤其是豬肉絛蟲病盛行,而且豬也長得極慢。

而養豬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用來吃肉,而是以積肥為主。

羊肉太貴,牛更是不準濫殺,除非傷亡的牛,以致牛肉比羊肉更貴,普通人根本吃不起。不吃肉,蛋白質和脂肪供應不足,無論幹活還是訓練或者打仗,終究是少了幾分力氣。

司馬珂決定等紅薯大量推廣種植之後,先從天策軍開始,發動輔兵養豬,在雞籠山和覆舟山一帶,建造豬圈,實行放棄傳統的連茅圈,實行圈廁分離,切斷絛蟲病在人與豬之間的宿主轉移。這樣一來,便可解決士兵吃肉的問題,有肉吃,才有力氣訓練和打仗。

而有了紅薯,不但可以解決糧食問題,還能解決養豬的飼料問題。這種紅薯可以種三季,全年有大半年可以提供紅薯葉餵豬,那種小個、不夠飽滿的紅薯和土豆也可以用來餵豬,再加上這種改良後的土豆莖葉也能當豬飼料,偶爾讓輔兵們上山割割草,豬飼料問題便解決了。

如此一來,吃肉的問題也便可解決。

………………

司空府。

何充正端坐在案几前看《春秋》,滿臉凝重之色。

有司空府屬吏輕輕的走了進來,恭聲道:“啟稟明公,左將軍來訪!”

何充一聽,神色一震,當即放下了手中的書卷,急聲道:“快快有請!”

自趙胤叛亂以來,司馬珂已經好久沒來過司空府了,兩人也很少見面。

話音剛落,司馬珂已提著一個大大的禮盒,輕輕的走了進來,朝何充一拜:“參見明公!”

何充滿臉激動的神色,指著旁邊的軟塌,忙不迭的說道:“元瑾不必多禮,請坐!”

司馬珂展顏一笑,將那禮盒遞了上去,恭聲道:“此乃兩壇半年陳的瑤池玉液瓊漿,比新酒又要濃烈醇香許多,特此奉與明公一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