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司馬昭大殿議伐蜀,鍾會獻圖統領大軍。(2 / 2)

小說:金鑾殿模型 作者:雲中燕

字字句句卻也是據情而稟。

然,鄧艾反對卻是司馬昭沒有想到的。

鄧艾本就鎮守邊關,是司馬昭最為合適的大將之選,如今卻是上奏朝廷反對司馬昭伐蜀,司馬昭不覺甚是不安:“如此大將反對,昭如何舉兵?”

遂又問計荀勖。

荀勖聽了,也不覺皺眉:“如果鄧艾反對,則事不諧,即便不能擔任伐蜀大將軍,然鄧艾畢竟帶兵鎮守魏蜀邊關,無論如何也需鄧艾認可方可。依勖之意,當書師纂以勸鄧艾。”

司馬昭聽了,不覺點頭:“既然如此,便修書師纂以勸鄧艾,如果鄧艾依然反對,唯有調防鄧艾。”

遂就修書師纂,言明利害關係,以期師纂勸動鄧艾。

師纂得司馬昭洛陽來信,知司馬昭乃雄心壯志之人,遂就趕緊進勸鄧艾:“遙想壽春討伐諸葛誕時,大將軍何等睿智,始終穩掌戰事大局,可謂是智勇雙全,堪稱大魏棟樑,如今見姜維如此,遂生伐蜀之心。然在師纂來看,此只是表面而非實質。鄧將軍且慮大將軍雄心,其志乃在一統天下成就大業,即便姜維不去沓中,以如今魏蜀吳三國形勢,大將軍豈能不生伐蜀之心?大將軍志大,非我等所能比者。”

師纂一句話,忽點透鄧艾:“大將軍意非西蜀,乃在一統天下!”

鄧艾不由連連懊悔:“艾何等小氣之人。”

遂趕緊上奏司馬昭:“艾願鞍前馬後聽從大將軍調遣。”

司馬昭收到鄧艾來書,不由大喜:“既然鄧艾如此,此次伐蜀可行也。”

遂就即刻早朝,大議伐蜀之事。

此次大殿又議伐蜀之事,群臣依然反對者眾,然司馬昭卻是御座之側穩穩當當平靜而言:“諸位臣工為國之心甚讓昭欣慰,然,此次伐蜀卻是勢在必為!為何如此?且聽昭言。”

司馬昭看著議論紛紛的群臣,邊說邊緩緩走下御階,只到群臣之中,一字一句而言為何如今必要伐蜀:“據昭所得戰報而言,蜀漢總兵力約九萬左右,其中駐守成都及周邊的軍隊約四萬,其餘五萬則分散駐守於其它各州郡。現如今姜維為避黃皓之禍正在沓中屯田種麥,已是不能統領全域性而佈防御之兵,且只要我等設法牽制住姜維,使其無法脫身,則蜀軍群龍無不能抵抗,然後我大軍則從駱谷一路南下直攻漢中,待漢中得手後便繼而大舉入蜀,則可直取成都。蜀軍本就不多,且又分兵據守各地州郡,兵力甚是分散以致尾不能相顧,如此攻之甚易。我軍以主力圍攻城池,以遊軍佔據鄉野,如此一來,即便像劍閣般的天險又能支撐得了多久?劍閣關尚且如此,其它城池關口更是不在話下。一旦我軍6續攻陷外圍城池,成都必然大受震動,以劉禪闇弱性格,到時只怕不戰而降也為未可知?如此大利形勢,為何置之不理?豈不是蠢人乎?必就此伐蜀!”

司馬昭話未落地,卻是見鍾會精神抖擻出列:“會附議大將軍…”

司馬昭聽了,不覺大喜,不再顧及群臣反對之聲,即刻於大殿之上任命鍾會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作為此次伐蜀主帥,徵西大將軍鄧艾為鍾會副將,雍州刺史諸葛緒等關中守將悉數聽從鍾會調遣,全力配合鍾會主力作戰,起兵伐蜀。

鍾會見司馬昭雷厲風行,即刻大殿之上一錘定音,便就即刻懷裡掏出早已畫好的西蜀軍圖展於大殿之上,群臣看去,只見軍圖之上,西蜀道路橋樑及各處關隘,甚至於西蜀如何安營紮寨,何處囤積糧草皆都一清二楚,甚有法度。

群臣見鍾會早就有謀在胸,不由皆都讚歎,言語之間,便由反對變為贊同。

鍾會見群臣如此,不由激昂而言:“某知主公心懷天下,某便早已是提前勘探西蜀完畢,只待今日一助主公伐蜀…”

鍾會如此,誰人還敢再言反對伐蜀之議?

司馬昭不由大喜,眼看鐘會軍圖,側目言於群臣:“我大魏有如此大將,諸位臣工又有何慮哉?”

群臣聽聞司馬昭如此說,皆言不敢。

遂就議定伐蜀之策。

司馬昭見伐蜀之議塵埃落定,即刻大殿之上調兵遣將,只待兵取成都,以期吞併西蜀。

喜歡晉亂請大家收藏晉亂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