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郎地之役:捋鄭國虎鬚,那還不是自己討打?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見到魯國積極為反鄭準備著,天子周桓王興奮了,他也要主動挑點事了,不好好教訓一把鄭國,自己的一箭之仇哪裡去報?

對鄭國,周桓王一直憤憤不平,繻葛之戰後,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對付鄭國,但光明正大對付鄭國是行不通了,那就來陰招吧。

周桓王的陰招便是唆使鄭國的盟邑和向邑造鄭國的反,這兩個城邑,本來便是周王室與鄭國交換的十二個城邑中的兩個。

說起周天子確實也挺壞的,因為這十二個城邑,根本不能算是王室的,而是蘇國的。當時周平王為了打壓蘇國,竟然對鄭國講,用這十二邑換鄭國的四邑。

這應該是一筆賺大的生意,鄭國很快將自己的四邑給了周王室,但接收那十二邑時才現被周王室給忽悠了。因為這十二邑根本不願服從鄭國,鄭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接收了兩邑,即盟邑和向邑。

所以,鄭國與周王室後來一直有這個矛盾那個矛盾,其實不能完全怪鄭國強勢,天子就當得非常不地道。

現在,天子周桓王又來事了,他派人去對盟邑和向邑的人講,現在連魯國都不願跟著鄭國混了,你們抓緊時機造鄭國的反吧。這兩邑大夫本就不服鄭國,就傻乎乎聽了周桓王的哄,起兵造反了。

鄭國國君鄭莊公沒有直接鎮壓,他還是很看重魯國的,實在希望鄭齊魯這個鐵三角同盟就這樣告吹了。

儘管世子鄭忽自援助齊國抗擊北戎武裝回來後,對魯國表示了強烈的不滿,但魯國作為周王室一貫來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居然沒有參加兩年前繻葛之戰時的天子聯軍。

魯國應該值得肯定的,那就拉一把魯國吧,最好是回到當年鄭齊魯三國同盟上來。所以,鄭莊公分別派出使者赴魯國、齊國、衛國,請求三國出兵協助鄭國平定向邑、盟邑之亂。

齊國二話不說,約上了衛國一併來了,但魯桓公想了半天,最終決定不去!

魯桓公認為,去年在齊國已經惹了鄭國人不高興,與鄭國已經產生了矛盾。更令魯桓公認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那是魯國一貫來與周王室的關係。

魯國是什麼國?那可是大周王朝的宗邦國啊,誰都可以明目張膽的搞天了,魯國是真的不應該啊。想當年,先祖周公旦還曾經當過大周王朝的攝政王呢。

而且,最近一段時間來,天子對魯國非常重視,聽說魯桓公在齊國居然被鄭國一個世子給嗆了,立即遣使來魯國表示慰問。而且不止一次,這兩年來,其實是很多次了。再加上為了紀國,自己已經主動向天子示好,並達成了王室與紀國的聯姻。

天子三番五次來魯國,而且對魯國的請求幾乎是一律應允,天子派來的使者對自己的態度也非常誠懇,這讓魯桓公很感動,也很內疚。魯國作為周王朝的宗邦,再也不能幫助鄭國這樣的諸侯去對付天子啊。

所以,魯國國君魯桓公對鄭國的求援,絲毫不為所動。

“這是你們鄭國的內部事務,區區兩個小城邑,就不需要我們魯國勞師動眾了吧。”魯桓公的態度很冷淡,鄭國使者非常失望。

公元前7o5年秋,鄭、齊、衛三國聯軍向盟邑、向邑起進攻。其實,這兩個小城邑的軍事實力,單單鄭軍便可以分分鐘搞定,更何況三國聯軍?

向邑、盟邑迅被擊破,百姓紛紛逃離。

這兩邑大夫都很鬱悶,天子啊天子,你不是說讓我們儘管放心大膽跟鄭國死磕嗎?你不是說息國、魯國、齊國、宋國、衛國等都會借鄭國內亂而兵討伐嗎?現在誰來救我們啊?

這當然是周桓王對向邑、盟邑人的忽悠,但看到這兩邑被鄭齊衛三國聯軍扁慘了,周桓王也算是及時出兵,接應兩邑逃散民眾去了洛邑附近的郟地。

周桓王唆使向邑、盟邑時,說到會有全天下的諸侯國都來討伐鄭國的,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鄭國居然敢跟天子開戰,還箭傷天子,肯定會被群起而攻之的。

但魯國卻只是從原來的鄭魯同盟中有意退出了,根本沒有動,既沒選擇幫助盟邑和向邑的造反派,也沒有幫助鄭國。

魯桓公很清楚,這確實是你們鄭國內部事務,他對周桓王也有些失望沒事你天子去挑唆這事做什麼?

這段日子過來,魯桓公想得最多的就是類似這樣的你鄭國,以前不正是靠著是朝中卿士之地位,才獲得了大把好處麼?反正你鄭伯現在已經不是卿士了,咱大魯何必繼續對你低聲下氣?

如果天子越來越重視魯國,那你鄭國被撤銷的卿士一職,極有可能會由寡人來擔任,到時,寡人就可以取代你鄭伯,以王朝卿士身份,對中原諸侯號施令了,春秋爭霸,那咱魯國也來秀一秀吧。

現在有不少諸侯是跟魯國交好的,看看這些來不斷來朝見的諸侯吧,陳國、蔡國本就是忠於天子的,還有滕國、薛國、曹國、燕國等等。

對了,宋國現在很低調,先不去管了,那個衛國,貌似一直對鄭國有意見,要不去探探衛國的口風?

公元前7o2年,魯桓公頻頻向衛國表達善意,主動派出使者出使衛國,意欲將衛國也拉入自己的勢力圈內。

當時的春秋小霸鄭莊公終於對魯國火大了,他已經確定,魯國完全不值得信任了,甚至已經連續兩次挑釁鄭國了。

第一次是魯國在齊國主持犒賞儀式,把鄭國排在末位。第二次便是拒絕鄭國之請,在鄭國平定向邑、盟邑之亂中作壁上觀,這是明顯在暗中支援天子對鄭國使陰招。

現在又要將自己好不容易透過齊國拉進自己同盟圈的衛國給拉走,那還了得?不收拾了魯國,鄭國今後無寧矣。

公元前7o2年,在經過了長達三年的耐心與魯國交涉,希望魯國重新加入鄭齊魯聯盟,繼續春秋鐵三角的努力告吹後,鄭莊公終於下定了決心率軍討伐魯國。

令鄭莊公欣慰的是,齊國不顧與魯國姻親關係,仍舊堅定地跟著鄭國。衛國也沒有被魯國拉攏,與齊國聯合出兵幫助鄭國討伐魯國。

魯桓公貌似絲毫不懼,因為他早就知道,遲早會有這麼一戰,而且,他已經選擇了最佳戰場,那便是郎地。自己親率魯軍已經在郎地築城,而且多次軍事演習,你們要來,那便打一架吧。

鄭齊衛三國聯軍在鄭莊公的親自指揮下,不但勢如破竹,直入魯國境內。魯軍已經準備在郎地迎戰聯軍,但令魯桓公目瞪口呆的是,鄭莊公根本不管你魯軍是否列完了陣,直接起了全線進攻!

結果還用說麼?這個時候的鄭軍,可以用所向披靡來形容,魯桓公自以為已經作好了對鄭一戰的準備,但這個準備對強大的鄭軍面前,根本只是一個花架子,在三國聯軍強勢攻擊下,魯軍全線崩潰!

那還不快投降認輸?魯桓公急命人向鄭莊公求和,鄭莊公看著這位曾經的鐵桿戰友,長嘆了一口氣。

也許沒有人能夠理解這位強悍得令人可怕的鄭莊公,因為雄才大略的鄭莊公很清楚,如今的南方,已經有一個強國崛起了,那便是楚國。

楚國,本來僅僅是一個子爵小國,羋姓熊氏,如今不但國力強大得可怕,甚至國君熊通居然在公元前7o4年僭越稱王!自古以來,天下就一個王,現在大周王朝仍在,南方的楚國居然稱王,意味著什麼?

已經將自己定位為中原諸侯之長的鄭莊公,他的理想便是中原諸侯團結起來,以鄭國為中心,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原聯盟。

中原,唯有鄭、魯、齊、宋這四大國結成穩固的聯盟,方可以西抗衡秦晉,南制荊楚,東據夷族。

魯桓公是不懂的,宋國人、衛國人、陳國人、蔡國人等等都不太懂,唯一有點領會的,可能是齊國人。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