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乾時之戰1:魯莊公氣急敗壞,發動了對齊之戰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公元前685年,回到齊國後的公子小白,在國氏、高氏兩大世襲上卿的全力支援下,最終成功當上了齊國國君,這便是春秋江湖赫赫有名的齊桓公。

直到齊國新君繼位的訊息傳到魯國,公子糾這才懊悔不已,魯莊公更是當場氣得摔了壞子。

魯莊公一心想把公子糾扶上齊國的國君寶座,這不但可以穩固齊魯兩國關係,自己憑著對公子糾這份功勞,以後肯定可以從齊國身上撈到大把好處。

結果吃了個悶虧,讓公子小白捷足先登了,這讓他怎麼肯甘心?

好啊,你個齊國,居然忽悠咱魯國,說什麼迎立公子糾,現在即位的卻是公子小白。搞陰謀詭計搞到寡人頭上來,寡人就給你點顏色看看!

魯莊公要給出的顏色,就是起兵討伐齊國。

文姜見兒子如此莽撞,嘆了口氣,道“國君萬萬不可。齊國國君之事,本就是齊國內部之事。國君未定,魯國尚可努力。現國君既定,且已經得到齊人擁護,國君應立即遣使朝見,予以祝賀,以符禮儀。討伐齊國,必使齊魯兩國從此交惡,魯國無寧日矣。”

魯莊公哪裡聽得進?魯莊公還認為,此時齊國新君剛剛即位,國內人心不穩,若不抓緊機會武裝干涉一把,那公子糾就再也沒有希望了。

公元前685年,魯莊公不顧文姜的反對,親自帶著公子糾、管仲等人,兵教訓齊國。

齊國剛經內亂,才立新君,聽說魯軍來犯,頓時緊張了。但齊國畢竟是大國,且有大把人才,你魯國既然來犯,那就迎戰吧。

齊桓公親率齊軍迎戰了,在當時春秋名將王子成父的建議下,齊軍兵分左中右三軍,齊國上卿高傒率左軍,上卿國懿仲率右軍,齊桓公親率中軍,出都城臨淄迎戰。

此時魯莊公已經起兵,兵分兩路,左路由魯莊公親率,大夫樑子為車御,曹沫為車右。右路由公子糾率領,管仲為車御,召忽為車右。

大軍出魯國,直達齊魯邊境的乾地。乾地,今山東青州。乾地有一河名為時水,據說時水每半年乾涸一次,所以乾地亦稱乾時。

此時,時水正是乾涸季,乾時地域平坦,倒不失為兩軍決戰之地。魯莊公得報齊軍已經出動,正向乾時進,便命人紮寨安營,以候齊軍。

管仲對魯莊公道“主公,齊國新君剛定,人心不穩,宜戰決。大軍直接列陣即可,何須安營紮寨?”

魯莊公,心道“當初如果你將小白給殺了,什麼事都沒了。現在卻來教寡人如何行軍打仗?戰決,怎麼個法?難道就這樣直接殺奔而去?”

嘴裡卻道“不可。如今寡人率軍侵入齊境,乃齊人失信,故師出有名。率有名之師,萬不可行違禮之事。傳令下去,紮好營寨,架好戰鼓,擇日與齊軍決戰!”

管仲嘆了口氣,在管仲的眼裡,打個仗,無非就是想方設法將敵軍擊敗。如今,敵軍正往此處趕來,魯軍只消早早列陣,待敵軍列陣未畢時突然起衝鋒,定可一舉擊潰敵軍。

但管仲也知道魯莊公的意思,兩國交戰,按禮就應該先雙方列陣,再是擂鼓進軍,直至一方潰敗。唉,也難怪魯侯,畢竟魯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大周王朝宗邦諸侯。

齊軍終於到了,見魯軍已經紮營,齊桓公也吩咐下去,安營紮寨。

你們好了沒有?好了的話,那寡人就擂鼓進軍嘍。魯莊公的戰役思路是這樣的兩軍都列完陣,雙方再派人舌戰,派人致師挑戰,然後擂鼓進軍,直到一方潰敗!

這是中規中矩的戰役模式。魯莊公等著,他等著齊桓公派人前來舌戰。

所謂舌戰,就是陣前互相質問,一個問為什麼要來打我們?另一個答道你們犯了什麼什麼的錯,有什麼什麼的罪,故該打。

然後一個又擺事實講道理,有時會說,你們弄錯了,事實不是這樣的。如此這般如此那般講一通。

另一個如果覺得對方確實有道理,那就回來對主帥說老大,這事咱弄錯了,要不就不打了,回去吧。

如果覺得對方根本就是狡辯,那就回來對主帥說老大,打死他丫丫個呸。

或者被討伐方直接認錯對不起,這事確實咱有錯,現在認錯道歉,如何?要不,就別打了?

如果討伐方覺得對方態度誠懇,認錯及時,就提點要求,然後雙方盟誓,班師回國。

如果討伐方覺得對方雖然認錯,但這個錯確實比較嚴重,不能隨便放過,那就打一頓。當然,這種打一頓,極有可能被反殺。

被反殺又怎麼了?春秋時代,不就講究一個名節甚於生命麼?

有時,想想春秋早期的戰役,就覺得好笑。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有許多演義、小說,將春秋早期的戰役描寫得精彩紛呈至極,令人拍案叫絕,但大部分都是虛構杜撰的。至少,在中原一帶,戰爭的套路就是魯莊公想的那樣,列陣對峙,互相舌戰,致師挑戰,擂鼓衝鋒,取得勝利。

絕對沒多少陰謀詭計的,或者說戰法運用的。因為這是貴族戰爭,是爺們與爺們的對決。這種純爺們的對決,最關鍵的是講一個士氣,在士氣被完全激前提下的勇氣渲洩!

當然,既然是貴族戰爭,那就先是雙方都是貴族,如果一方不是貴族,而是蠻夷戎狄,那就另當別論了。如秦國與西戎的,晉國與戎狄,齊魯等國與東夷,還有楚國本就是荊蠻地域,那大家就要靠靈活多變的戰法去打仗了。

齊國與魯國的這一仗,那是典型的貴族之戰。既然是貴族之戰,那當然得用完全符合戰爭禮儀的那一套。

戰爭禮儀是當時禮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定很多很細,如不得使用陰謀詭計,不得過度追擊潰敗的敵軍,不得對受傷的敵軍士兵痛下殺手,不得傷害未成年或者須皆白的老年敵兵,必須優待俘虜,特別是大夫級別以上的敵軍將領等等。

基本上,春秋早期的戰役,那都是國君親自率軍作戰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君在,士氣肯定非同一般;二是基本沒風險,大不了被俘,無非就是拿出贖金贖回或者滿足對方條件即可。

所以,史料很少記載,列國諸侯國國君戰死沙場的情況。但與戎狄蠻夷武裝作戰則不一樣,那些個不講禮的自然會痛下殺手,春秋也有記錄國君戰死的情況,如衛國國君衛懿公。當然,意外情況也肯定有,比如摔死、中流矢而死等。

好了,閒話不扯了。反正,齊魯乾時一戰,就在魯莊公的設想中開戰了。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