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威信劇增:杞國國君離個婚,也要經得魯國同意?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魯國連續在列國諸侯面前大展神威,鹹丘之役大敗長狄鄋瞞,再是威服郕國,列國諸侯都對魯國刮目相看,這讓魯文公有些忘乎所以。

當然,已經習慣了小心謹慎的魯國,雖然全國為之一振,但也不能振得過分。春秋江湖,險惡著呢,一個不當,就會攤上大事。

還是儘可能對列國諸侯都要講究禮儀,儘可能求同存異,不能因為魯國有了些成績就兩眼過頂。

“大家看看,杞國的事怎麼辦?答應還是不答應?”魯文公問眾公卿大夫。

杞國又什麼事?這是一個由杞國家事引的紀國與魯國關係問題。

原來,杞國與魯國長期聯姻,這次杞國國君杞桓公娶的是魯國現任國君魯文公的姐妹,一個叫長叔姬,一個叫少叔姬。對了,前杞國國君杞成公也娶了一對姐妹,是魯國前國君魯僖公的姐妹。

當然,長叔姬、少叔姬都是後人這樣在稱呼她們的,當時她倆都是沒有名字的。對了,當時女子的排名是按伯仲叔季這樣來排的,但是當時魯僖公的女兒有不少,絕對不止伯仲叔季四個姬,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季為老小。老三老四以及其他的,都稱叔。

所以,魯僖公的長女伯姬、次女仲姬、小女季姬應該是嫁給其他諸侯了,中間的兩位都叫叔姬,嫁給了杞桓公,其中一個為夫人,一個為媵女。為了區分她們,所以後人稱其為長叔姬和少叔姬,長叔姬為杞桓公夫人,少叔姬為媵妾。

本來嘛,這是一樁好事,魯國兩位公主都嫁給了杞桓公,杞桓公應該很高興才對。但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杞桓公的經難念,就難在他的這兩位成了自己女人的魯國姐妹公主不和。長叔姬看起來很強勢,經常打壓妹妹少叔姬。

杞桓公卻非常喜愛少叔姬,對長叔姬一百個看不順眼。兩夫妻就經常吵架,長叔姬心想,你區區一個杞國國君,難道還敢拿老孃怎麼樣?要知道,老孃背後有大樹,魯國!

杞桓公非常鬱悶,如果再鬱悶下去,春秋史上在位時間排行榜第一名就絕對不可能是杞桓公了。對了,杞桓公自公元前634年即位,在位時間長達七十年,沒有一個諸侯國君過他,為杞國在春秋江湖摘得了一頂桂冠,著實風光了一把。

鬱悶了一段時間後,杞桓公也終於火大了。他帶足了禮物,赴魯國朝見魯文公,將自己的家事好好向魯文公作了彙報,最後提出了要求“請魯侯同意寡人離婚吧。”

這事本來令魯文公有些不高興,不管如何,那可是寡人的姐妹,嫁給了你杞國人,你怎麼也要給些寡人面子。現在倒好,你一紙休書,就想將她休了?

公子遂見主公問,作為執政上卿得要有個態度。他看了看魯文公,咳了一聲,問杞桓公“請問杞伯,這婚,如何個離法?”

杞桓公道“原配離了,讓送回給貴國。媵妾扶正,成為夫人。”

杞桓公也不多話,但他的意思非常明確婚是肯定要離的,否則日子過不下去了。但是,與魯國的聯姻仍舊是保持著。休了長叔姬,將原本是媵妾的少叔姬立為夫人。

一聽是這個方案,公子遂鬆了口氣,他對魯文公道“主公,臣以為,杞伯之請,合情合理。魯、杞一向交好,世代聯姻,主公不能因小而失大啊。”

這正合魯文公之意,更何況,魯文公世子時,這兩個姐妹中,也與少叔姬關係要好些。於是,魯文公答應杞桓公所請。就這樣,杞桓公成功把婚給離了,長叔姬被送還給魯國。

長叔姬哪裡會想到自己的嫁家居然不為自己站臺,反而在背後捅了自己一刀?長叔姬悲慼戚回到魯國,還沒等她哭訴洩,魯文公就派宗人府尹嚴肅批評了她

“讓你嫁到杞國,不是為了爭風吃醋去的,而是為了維護兩國關係。如今,你居然鬧得杞國連國君都對你不滿了,嚴重影響了兩國關係。國君沒來治你的罪,已是你的萬幸了,你難道還有理去面對國君?!”

長叔姬又羞又氣,鬱悶了幾天後,居然香消玉殞。

魯文公嘆了口氣,按相關禮儀辦了長叔姬的喪事。

雖然有了長叔姬這一插曲,但是,這兩年,魯文公的日子過得總體上是春風得意的。與杞國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響,而且,據說由於少叔姬在杞伯面前得寵,兩國關係反而更加融洽了。

不但杞國對魯國恭恭敬敬,從來沒來朝見魯文公的滕國國君滕昭公也帶著財禮前來朝見。

滕國本是一古老諸侯,相傳是黃帝二十四子中第十子的封國,還被賜以滕姓。曾經的滕國疆域廣大,實力非凡。但後來逐漸沒落,至商末時亡了國。大周王朝建立後,於周武王姬封其十四弟姬繡於滕,即今山東省滕州市境內。

所以,滕國也是一個姬姓侯爵諸侯,故一直以來與魯國關係密切。由於滕國一直以來實力較弱,所以儘管爵位較高,出身尊貴,但在春秋江湖上基本沒掀起過什麼風雲,甚至連小浪花都沒有一朵。

到後來,滕國乾脆就主動歸服魯國,成了魯國附庸。大周王朝建立初期,魯國的地位非同小可,周邊許多諸侯都經常來朝見魯國,奉魯國為宗主國或地區之長。

這其中就有一個薛國,夏朝時期的古國,任姓,據說是帝嚳後裔或者顓頊後裔之國,反正出身非常顯貴,在商王朝時末落。後來周武王又重新分封任畛於薛,建立了薛國,侯爵,在今山東省滕州市一帶。

有一次,薛侯和滕侯都去朝見魯侯,結果碰到了一起。這就出問題了,這兩位侯爺,同時在魯國侯爺面前,到底誰先誰後?這可是涉及到國家顏面的大問題。

兩位侯爺爭了起來,魯侯也頭大如麻。最後,滕侯底氣十足對薛侯道“不管如何,寡人姓姬,如今天下,是姬姓天下,君侯還要爭麼?”

就一句,把薛侯給鎮住了。敢與姓姬的爭長論短,這不是自撞南牆麼?

於是,滕侯勝出。後來就成了不成文的規矩今後排名,先按爵位來,爵位同等的,姬姓為先。

滕國,就憑此在春秋江湖露了把臉。

滕國由於又與宋國接壤,所以宋國很喜歡控制滕國。宋國的實力又過魯國,所以,後來滕國無可奈何地歸服宋國,成為宋國的附庸。

但現在,滕國居然來朝見自己,說明了什麼?滕國又迴歸到了魯國的懷抱,正式宣佈成為魯國附庸!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