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齊魯難和:接受賄賂的齊懿公退兵了,但齊魯能真正和解麼?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聽說晉國又將組織聯軍來討伐齊國,齊懿公就準備了一大把財物,當然,這些財物都是剛剛從魯國和曹國那裡逼搶來的,齊懿公準備了一小半,想想用這點賄賂晉國人差不多了。

但看了看這堆財物,齊懿公又捨不得了。能不能不用賄賂晉國人就可以避免晉國的討伐呢?有了,直接與魯國交涉交涉吧。

齊懿公暗中派人去魯國。過了兩天,魯文公就聽到了曲阜這樣的流言齊魯兩國本來就是友好鄰邦,那個齊侯最恨魯國動不動就去晉國打小報告,難道國君還看不出來,齊侯這個人無非是好面子而已?如果國君認個輸服個軟,一定可以讓百姓避免受戰爭之苦。

魯文公心中一動,對啊,每次赴晉國,總要帶上大把的財物去賄賂晉國人,然後再求晉國人出面主持公道。晉國人收禮收得很乾脆,但他們總是磨磨蹭蹭,先召集列國諸侯開盟會,再組織聯軍。總是花費了幾個月,魯國都已經被欺負得遍體鱗傷了,晉國才好不容易組織起聯軍。結果,聯軍還在路上,齊國一賄賂,聯軍又退了。

折騰來折騰去,最後吃虧的,還是魯國!

這個齊侯確實是一個性格古怪的主,貌似從來不講道理,不講禮義,那他要講的,就是一個面子。那,給足齊侯面子,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兵禍了呢?

魯文公越想越後悔,大老遠地跑什麼晉國哦,直接向齊國求和,效果不是一樣嗎?

魯文公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於是立即派人赴齊國,向齊懿公表達了兩國友好的意願。

齊懿公把兩手一攤求和?誠意呢?

魯國使者一看,心裡雪亮雪亮的,所謂誠意,無非就是要錢要物唄。

當魯國獻上大把的賄賂後,齊懿公心花怒放“那就這樣吧,以前的事,一筆勾銷。從今以後,寡人願與魯侯友好相處,就請貴使回稟魯侯,過完年,就簽訂盟約吧。”

公元前611年正月,魯文公接到正式通知,要求赴齊國的谷城參加齊魯盟會。但不巧的是,魯文公卻感冒了,而且這次感冒不是光流流鼻涕咳幾下的那種,而是起了高燒,重感冒!

但好不容易與齊國有了和解的機會,怎麼可以放棄?無奈之下,魯文公只好委託季孫行父代替自己赴谷城出席這次盟會。

齊懿公很不高興,因為兩國盟會必須由國君親自出面,親自簽字畫押,這才算是真正合格的,但你魯侯幾個意思?居然不來參會,把寡人看成什麼了?什麼重感冒,不會是有意不參會吧?

季孫行父看著齊懿公那張生氣起來完全就是一副苦瓜與南瓜雜交品種那樣難看至極的臉,嘆了口氣道“齊侯,外臣代寡君前來參會,寡君雖有失禮之處,但卻有生病之實,理應得到諒解。不如這樣,今天外臣就先與齊侯初步盟誓,過幾天,齊侯再派行人赴敝國,由卿大夫與寡君在敝國現次盟誓,這樣也算是兩國圓滿達成和平友好之盟誓了。齊侯看如何?”

齊懿公大怒,衝著季孫行父道“大夫這是什麼意思?大夫讓寡人與你盟誓,是想讓寡人自降身份嗎?今番你與寡人盟誓,明日寡國的大夫赴貴國,一旦魯侯不願意與大夫盟誓,那寡國臉面何在?貴國既然是這個誠意,那寡人看就算了吧。”

說罷,齊懿公再也不理季孫行父,直接下令取消谷地盟會!

季孫行父看著這個蠻不講理的齊侯,長嘆數聲,心道這什麼事啊,哪怕是你齊侯不願與自己盟誓,那你指定一位齊國大夫與自己先盟誓,就算是達成意向也好啊?怎麼說翻臉就翻臉,難道你齊侯本來就沒有誠意麼?

季孫行父哪裡知道,在齊懿公眼裡,哪裡需要誠意這玩意兒,他要的是錢。這一次,季孫行父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在魯文公生病無法參加盟會的情況下,應該多備些錢財!

只要給足了齊懿公這個天下最缺錢的諸侯足夠的錢,一切都可以解決。可惜,在把禮義當第一要務的季孫行父那裡,貌似這一點根本沒有領會。

季孫行父無奈回國覆命,躺在病床上的魯文公聽後,長嘆一聲,憂鬱更重,病情也就加重了。重到什麼程度呢?自正月受寒以來,他就一直躺在病床上,每天胡思亂想,就擔心齊國何時又出兵侵略魯國了。

史料記載,自正月一直到五月,整整四個多月,魯文公都沒有召集朝會。

當然,當時反映朝會的概念叫視朔。朔,指每月初一。所謂視朔,就是告朔視朝。告朔,指國君要在每月初一祭告祖廟,向祖宗彙報一下上月的履職情況,提出本月的工作計劃。然後是上朝,聽取各公卿大夫和各部衙門上個月的政務,安排本月政務。

貌似當時的國君是非常好當的,因為根本不象我們現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樣,貌似皇帝動不動就要朝會,甚至給我們後人感覺是天天要朝會。不是有個詞叫早朝麼?

據說,明朝時的早朝流程是這樣的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整隊時,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然後,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禮。再然後,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毛想想好了,這樣的早朝有多繁瑣?能夠做到每天都早朝?難道所謂的政務,就是開開會?據說,崇禎皇帝幾乎每日批閱奏摺到凌晨,再是每日早朝必到!

朝會,也就是國家重要會議,不可能每日都有朝會。如果有,那這個王朝也真的是要完蛋了。每天開會?扯蛋吧。

反正春秋時期,諸侯國國君是不需要每天開會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天都要朝會。但是,每個月肯定會有一次朝會,即視朔。這個會,說穿了就是月度工作例會。在這個工作例會上,大家彙報一下上個月來的重點工作,提出這個月工作安排,各司其職,國君掌握個基本情況。

那,平時不開會麼?當然要開,但平時的會議,那也是誰管的事,必須由國君出面時,由誰建議國君召集相關人員開會即可,而不能是將所有的領導幹部都召集起來研究商量!

一天到晚開會,那是浪費。扯遠了,不扯了。

反正魯文公這場病生得時間很長,當然這是由內外兩個原因共同作用的。內因,當然是他確實是感冒了或者哪裡炎了,生了病。外因,則是與齊國突然交惡這檔子事,令魯文公心煩意亂,憂思過度,病就容易加重。

執政上卿公子遂看著心急啊,一急他就生出智來。國君的病,主要的是因為齊國的事,但這個齊侯為何突然變卦不與魯國盟誓了呢?原因是沒有得到足夠的面子,那如果給足他面子,事情是不是可以解決了呢?

那什麼是給足面子?錢!一定是錢,足夠的賄賂,就是給予他足夠的面子!

公子遂向病床上的魯文公請示,魯文公把手微微擺了擺,道“這事就交給愛卿去辦了,但願齊侯不要過於為難魯國啊。”

公子遂親自帶著一大筆錢出使齊國,將魯文公的病情好好向齊懿公彙報了一下。齊懿公才不管你魯文公是真病還是假病,他管的是你公子遂帶來了多少錢。看來,這次公子遂帶足了錢,齊懿公看在錢的份上,立即答應了公子遂的請求。

就這樣,公元前611年6月初,齊懿公終於與魯國執政大夫公子遂在郪丘盟誓,兩國就算是恢復了正常處交關係,雙方向神靈表態,睦鄰友好,互不侵犯。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