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交好齊國:為何魯宣公一即位就敢將濟西之地割讓給齊國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晉國作為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當然不能讓鄭國亂來。公元前61o年,晉國對鄭國表示了嚴厲的批評,鄭國非常不服,但當時還不敢明目張膽反叛晉國。

那齊國呢?齊國看到賄賂晉國可以擺平晉國,當然也搞起了小動作。前面講過,當時的齊國國君齊懿公實在缺錢花,就想著到魯國來搞錢,於是三天兩頭出兵征討魯國,搶佔地盤和人口。

當時魯國國君魯文公無奈,便向晉國告狀。晉國召集列國諸侯開會調解,本想為魯國討個公道,結果齊國送了一大筆財富給晉國後,事情又不了了之。

這樣的盟主算什麼東西?終於,第一個向晉國表示“老子不跟你混了”的諸侯國跳出來了,那正是春秋江湖上最抗打的小強級別諸侯,鄭國。

公元前6o8年,鄭國宣佈背棄晉國,投向楚國的懷抱。

這對楚國來講實在是天大的好訊息。由於楚國與宋國有著世仇,具體講就是齊桓公去世後,宋國是跳到春秋舞臺前面稱過霸的,但被楚國給一把打殘了,一個泓水之役,讓宋國元氣大傷。

但宋國人非常有骨氣,儘管被楚國揍得不成人樣,但骨子裡卻頑強地抵抗著楚國。直到晉國崛起,宋國以不惜國成焦土為代價,幫晉國牢牢牽制了楚軍主力,最終讓晉軍誘敵之計成功,一舉在城濮大戰中擊敗楚國。

從此,楚國將宋國視為世敵,每次楚軍北上,貌似都要拿宋國開刀。現在既然鄭國投靠了楚國,楚國立即命令鄭國攻打宋國。公元前6o7年春,鄭國大舉討伐宋國,宋國再次被揍得鼻青臉腫。

晉國感到太沒有面子了。於是,晉國便率軍並聯合宋國、陳國、衛國等中原諸侯,組織聯軍教訓鄭國。

那楚國肯幹麼?難得有一個小弟追隨自己了,怎麼可以讓人家欺負?楚莊王立即組織楚軍精簡北上救援鄭國。

雙方在鄭國的北林激戰,結果這一次的晉楚交鋒,楚軍大獲全勝。

這樣一來,中原列國諸侯又有人選邊站隊了,據說好幾個國家都暗中向楚國送去了友好的秋波。

痛打落水狗的事,誰都願意做。秦國先坐不住了,公元前6o7年,秦軍大舉進犯晉國的附屬國焦國。

這簡單是把火燒到了晉國的眉毛上,晉國當然不肯讓秦國亂來,於是出大軍救援。但秦軍偏偏不與晉軍正面對抗,在把焦國搶掠了成了焦土後,遠遠遁去。

晉國到處碰壁,只好拿鄭國出氣,於是又出兵討伐鄭國。鄭國根本無懼,因為楚軍聽說晉國討伐鄭國,立即北上救援鄭國。

晉軍聽說楚軍來了,立即撤軍。

晉國國君晉靈公終於火大了,他對晉國執政上卿中軍元帥趙盾的不滿終於到了極點,明著幹不掉趙盾,那就來陰的。於是晉靈公接連安排了幾次刺殺趙盾的行動,但最終都失敗了。

趙盾當然也不是吃乾飯的,對付楚國他沒辦法,但對付你一個少年國君,他有的是辦法。最終的結果是公元前6o6年,晉靈公被趙盾的支持者給弒殺了。

好了,我們講了那麼多魯國以外的事,就是要讓魯宣公清楚,此時的春秋江湖是這麼一個態勢

周王室暫時不需要理會;中原諸侯聯盟已經嚴重分裂,鄭國已經公然投靠了楚國,楚國除了傳統的南方列國支援下,手頭至少有鄭國、秦國、巴國等強國;晉國雖為盟主,但號召力嚴重不行,內部權力鬥爭嚴重,已經不象盟主的樣了;齊國本來是魯國最大的麻煩,但隨著魯宣公上臺,目前魯國與齊國的關係貌似是兄弟般的關係,友好著呢。

既然理清了國際大勢,那魯宣公得立即行動起來,將自己的主體責任給盡好。前面我們講過,國君的主體責任主要是兩個,一是敬奉神靈,二是維持法度。

敬奉神靈的事,公卿大夫們都不大會有意見,反正一年四季那幾次固定的祭祀活動,加上求神消災之類的祭祀活動,那是你國君的特權。但維持法度的事,則多了去了,比如重要的外交事務,維持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法度。

魯宣公需要第一個維持的外交關係,當然是與齊國的關係,以及周邊幾個傳統諸侯的關係。那一個一個來維持。

與齊國的關係是友好的,但這個友好的基礎,卻是魯宣公不得不將濟西之地割讓給齊國。你堂堂一國之君,剛一即位就割讓土地給他國?

魯宣公有些矛盾,但這是執政上卿公子遂答應齊惠公的事,大國關係,信用第一,怎麼可以賴?

“主公勿憂,為交好齊國,老臣已經與齊侯商定,齊魯先結姻親,這是兩國傳統,具體就是由主公迎娶齊國公族女子,並立為夫人。然後,主公將答應給齊國的濟西割讓給齊國,算是聘禮。這樣一來,主公既不失信於齊國,又與齊國結成穩固姻親關係,一舉兩得。”執政上卿公子遂捋著鬍鬚向魯宣公進諫。

季孫行父心頭咯噔一下,心道,理是這個理,但不合禮啊。他用頭肘碰了碰公子遂,輕聲道“上卿大人,國君還在服喪期哩,此時迎娶齊女,不合禮吧?”

季孫行父之所以說魯宣公此時迎娶齊女不合禮,當然是有理由的。因為此時魯國先君魯文公於公元前6o9年2月份去世,離現在公元前6o8年3月份,才一年多一點。根據規定,國喪得守三年,這個三年當然不是足三年,而是頭尾三年,至少得服25個月(兩足年加一個月)。

公子遂轉過身來,將手掩著自己的嘴,在季孫行父耳邊悄聲說“夫子不必擔心,禮義有大小之別,相對守個喪禮,國家關係是大禮制,夫子就不必迂腐了吧。”

姜果然是老的辣一點,因為至少連魯國的太史們都認為在國家利益面前,喪禮這樣的禮制,是可以犧牲的,所以當魯國決定國君立即迎娶齊女時,魯國的史料並沒有因此而諷刺魯宣公,也沒有因此而非議公子遂。

畢竟,經歷了齊國此前幾次三番入侵魯國的痛苦,魯國上下都需要一個友好的齊國。如果魯宣公一即位,第一時間就將齊魯關係給穩固了,那當然是符合魯國的國家利益的。

於是,魯宣公即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討個老婆的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這件事,由執政上卿公子遂親自操辦。公子遂的執行辦非常強,他立即起身赴齊國替國君求親。齊惠公也非常乾脆,第一時間將一位漂亮且知書達禮的公族女子給了魯國。

就這樣,魯國終於又有了君夫人,從齊國來的姜夫人。

接下來的是,就是魯國割讓濟西之地給齊國的事。

齊惠公早就在等這塊地了,所以,魯宣公完婚後不久,具體講就是公元前6o8年6月,魯國的濟西之地就正式歸屬了齊國。

雖然說前面有公子遂的以濟西之地為聘禮之說,但不管如何,割讓土地給別人這樣的事,按理魯國有許多仁人志士是要出面來講幾句的,至少史料也得譏諷一下魯宣公的,但貌似這一次大家都沒有多說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塊土地,本來就不是魯國的。如果說,魯國將原來周天子分給魯國的土地割讓給別人,那不管是什麼理由,這種割讓被視為喪權辱國,這相當於現在我們經常聽說的祖基,不能丟,魯國人民是不會答應的。

但如果割讓的土地本來就是從別人那裡弄來的,那給其他第三方,或者還給原主,都是沒有什麼意見的。這與後來不一樣,後來到了戰國時期,真正屬於自己祖基的幾乎沒有了,許多土地都是幾易其手,尤其是列國諸侯經歷了春秋戰國兩個時代,從數百諸侯變成了後來的寥寥七八個諸侯,誰家的土地不是靠搶奪兼併得來的?

迎娶了姜夫人,割讓了濟西給齊國,在公子遂的一手安排下,公元前6o8年夏,魯宣公與齊惠公會面了。

兩國元在喜慶友好的氛圍下,互相祝賀成為國君,向全世界宣佈,從此齊國和魯國,是同志加兄弟般的關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共同為大周王朝履行好東方屏障的主體責任,為列國和平相處、諸侯睦鄰友好作出表率。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