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莒滅鄫國:為什麼魯國最終無法保護自己的附庸鄫國?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邾國和莒國當然大吃一驚,這兩國雖然都是中原諸侯聯盟成員國,但已經結成地區小集團,眼睛就盯著鄫國。現在鄫國世子巫參加戚地之會,意味著鄫國已經得到了晉國的保護,以後還敢對鄫國動粗?

魯國人心中暗喜,一切都在魯國的計劃之中。陪同魯襄公參會的上卿叔孫豹心道這下你邾國佬、莒國佬還敢動鄫國一下?

世子巫終於放下心頭那塊壓抑已久的大石頭了,看來,自己可以順利回國繼位了,到時,要好好感謝魯國啊。

世子巫對魯國的感激,格外地表現在對季孫行父的感激上。畢竟,作為魯國執政上卿,在幫助鄫國一事上,季孫行父確實做了大量工作。

所以,當公元前568年冬季孫行父去世時,世子巫聽說一生清廉的季孫行父居然沒有為自己準備好墓地,立即向季氏家族提出請求願意迎葬季孫行父於鄫國風水寶地神峰山。

神峰山,號稱“魯南小泰山”,具體位置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向城西北,是一處起伏連綿山青水秀的勝景,揹負魯國群山,面向魯南平原,山上清泉長流,山前泇水環繞,是一塊風水寶地,也是鄫國的標誌性地觀。

季氏家族繼任宗主季孫宿大喜,神峰山雖然是鄫國之地,但離季氏家族的封邑費邑相鄰。況且,鄫國已是魯國附庸。所謂附庸,隨著歷史的演進,遲早會成為魯國的國土。國家的土地,也遲早會成為公卿大夫封邑。如果把季孫行父葬至神峰山,那意味著神峰山這塊風水寶地,從此相當於歸屬了季氏家族。

世子巫將季孫行父的靈柩迎往神峰山安葬,這事辦得很高調,他向鄫國人宣佈,為熱烈慶賀鄫國從此光榮成為魯國附庸,從此神峰山改名為魯卿山,意味著從此鄫國就相當於魯國的一個公卿大夫。

由於季孫行父死後得諡號為文,又葬於此山,所以後人又將此山改名為文峰山,在其季孫行父墓地前建立季文子廟,並將文峰山東鄫城西面的流河稱為季文子河。

如今,蘭陵縣將此山打造成一個文峰山景區,據說主要景點有季文子墓、季文子廟、文峰積雪、文峰祠、千年銀杏樹等,有機會一定要去遊覽遊覽。

好了,一切都妥了,鄫國從此無憂矣。

這是鄫世子巫的想法,也是魯國人的想法。但真的是這樣嗎?

鄫國那位後夫人見世子巫在魯國的扶持下,眼看要繼位為國君了,那自己的日子還怎麼過?後夫人趕緊跑到孃家莒國,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訴。

莒國早就把鄫國視作自己的盤中餐了,結果被魯國這一折騰,眼看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當然不甘心。那就梭哈吧,把最後的底牌打掉算了,能成則成,不成就拉倒,不過了。

莒國的最後底牌,是鄫國後夫人女兒的兒子,前面講過,鄫國後夫人沒有生下兒子,生了個女兒,及笄後嫁給了莒國公族子弟,還生了個兒子莒三。

這樣一來,也算是沾了一點鄫國公室的血脈。如今,鄫國唯一合法的繼承人是世子巫,但如果世子巫即位,那從此鄫國與莒國就沒了半毛錢關係。莒國長期以來經營著鄫國,當然不肯放棄。

莒國人行動了,他們打出了莒三這張王牌。當然,一切都是由那個鄫國後夫人在操作著的。她精心構築起來的鄫國各公族大夫則具體實施著,行動方案就是趁世子巫赴魯國出差之際,動政變,將擁護世子巫的相關士大夫悉數屠戳,由支援後夫人計程車大夫家族把莒國人莒三迎到鄫國,並擁護他即位為鄫國國君!

這簡直是亂了整個大周王朝的禮制!要知道,莒三作為鄫國後夫人的女婿是不折不扣的莒國人,根本沒有半點鄫國血統,居然就佔了整個鄫國?

理應是世子巫繼位為國君的,他反抗了嗎?但此時的他正在魯國,與魯國公卿大夫們商議鄫國的具體問題,根本沒有機會反抗!

但鄫國是參加過戚地之會的,根據晉國的命令,鄫國的事要聽從魯國安排,那魯國趕快行動啊。

魯國行動了嗎?他們正準備行動,而且,如果此時出兵伐鄫,師出絕對有名。

但令魯國意想不到的事又生了,莒國出兵了。莒國出兵的理由,與魯國肯定是一樣的你鄫國頭上長龍角了?居然敢行此嚴重踐踏周禮之事?既然你們鄫國要亂來,那咱大莒國作為中原諸侯聯盟成員國,有義務要為中原列國諸侯秩序流汗出力!

兄弟們,打他個丫丫的鄫國!

莒國出兵了,而且進軍極其迅。這當然是迅的,因為一切都在莒國的計劃中,因為一切都是莒國的陰謀。什麼莒三,什麼莒國公主鄫國後夫人,這些都是犧牲品而已。

鄫國根本無力抵抗,也不知道如何抵抗,眼睜睜看著莒國大兵侵入鄫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史料記載,公元前567年秋,莒國滅了鄫國。

可憐那個莒國女人,可憐她的外孫莒三,還自以為得志,結果被孃家人在巨大的國家利益面前出賣,最終帶著無盡的罵名和恥辱,湮滅於春秋江湖。

可憐鄫國,找到了魯國這個老闆,甚至還透過老闆找上了最大的後臺老闆晉國,滿以為從此無憂了,所以根本不加防備,被莒國所滅。可憐了鄫世子巫,費盡心機,最後是無可奈何。

世子巫國破家亡,一時當然無力抗爭。他所能做的,就是繼續央求魯國出面主持公道。此時的魯國,因為剛剛經歷過一場與邾國之戰的慘敗,哪有向莒國叫板的能力?

此時,季孫行父已經去世,叔孫豹繼任為魯國正卿,即執政上卿。叔孫豹對世子巫能做的,暫時就是安慰,然後就是安排他在魯國安頓下來。

魯襄公給了世子巫一小塊封邑,南武,即今山東省平邑縣。隨著後來鄫世子巫復國無望,他就只好不斷修築南武城。想當年,自己就是因為不加緊修築鄫國都城,所以才會被莒國一舉滅之。

鄫巫直到去世,都沒有實現復國的願望。去世前,鄫世子巫將自己的鄫氏改為曾氏,表示自己無顏去見鄫氏的列祖列宗。從此,魯國就開始有了曾氏家族。

世子巫當然是一個悲劇,但在春秋,這種失國流亡的悲劇多了去了,我們只能表示遺憾,但必須接受。

但他的曾氏家族,後來誕生了一對父子,即曾點和曾參,都是孔子的弟子,同為孔門七十二賢。尤其是曾參,是後來孔子儒學的主要繼承人,後世尊為“宗聖”。他們的故事,我們留待以後再講。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