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強食弱肉:山東諸國的食物鏈是怎樣的態勢?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魯國周邊有恩怨的幾個國家,現在只剩下齊國、邾國和莒國這三個主要諸侯國。隨著紀國和萊國退出春秋舞臺,此時山東四大諸侯就是齊國、魯國、莒國、邾國。

有意思的是,理一下山東這幾個諸侯國的歷史,我們會現,一直以來齊國有著吞併莒國的衝動,魯國有著吞併邾國的衝動。然後是齊國有著吞併魯國的衝動。

用食物鏈串一下,貌似齊國是處於第四層的,是頂端。魯國是第三層的,是中上端。莒國和邾國是第三層的,是中下端。下面還有一層,如郯國、郳國、小邾國、薛國、滕國、鄫國等等,屬於第一層,是底端。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浮游,就是這個樣子。

這條線理清後,我們就可以現,這四國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都在尋求著生存空間。

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齊國與魯國因為紀國的事,曾經是敵對關係,直到歷史進入春秋,鄭莊公稱霸中原時,鄭、齊、魯結成了穩固的鐵三角同盟。這些事,我們前面講過了。

處於同盟關係的齊魯兩國,又開啟了世代通婚聯姻模式。自魯桓公起,魯莊公,魯僖公,魯文公,魯宣公,魯成公,一直到現在的魯襄公,都是娶了齊國公族女子為夫人。

但是,無論魯國怎麼努力,齊國終歸是幻想著稱霸中原的。幻想著稱霸的齊國,當然很看不慣牢牢抱緊現任中原列國諸侯盟主晉國的魯國。魯國當然也知道,臣榻之旁就有一隻齊國老虎,而且這隻老虎並沒睡,所以就更加註重與晉國的關係。

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你魯國居然不來抱我齊國大腿,那我齊國就要欺負你魯國。你齊國越想欺負我魯國,那我魯國就更加要抱牢晉國大腿。

齊國強,魯國弱,魯國被齊國揍,只能找晉國。春秋中後期,但凡是齊國被晉國教訓的幾次大戰,貌似幾乎是齊國先去打了魯國、魯國向晉國告狀、晉國出手替魯國出氣這個模式。

正因為齊國與魯國一直有矛盾,所以使曾經要抬著頭看魯國的邾國、莒國等國,開始在事關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敢於向魯國叫板。

春秋進入中後期以來,我們經常看到魯國與莒國、邾國在爆戰爭。要知道,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邾國還一直以來是魯國的附庸。而且,關係一直很鐵,甚至是傳統的聯姻國。

但到了魯武公去世後,邾國參與了魯國內亂,幫助魯廢公弒君奪位。魯廢公被周天子舉重兵給滅了後,邾國就倒了黴。從此,邾國與魯國不和。

到了齊桓公時期,因為邾國為齊桓公的稱霸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齊桓公幫助邾國提升了爵位,擺脫了附庸地位。邾國這才以獨立自主的身份,頻頻在春秋舞臺亮相。

但總體上,邾國但凡是與魯國開戰,總討不得多少好處。但近幾十年來,貌似邾國的戰鬥力越來越強悍,甚至在魯僖公時期,圍繞著須句國,雙方展開激烈爭奪,邾國先敗後勝,居然於公元前639年的升陘之役中大敗魯軍。

再到後來,就是前面講過的,公元前568年冬,圍繞著鄫國,邾國在狐駘之戰中大敗魯軍。

這兩次戰役,均是以魯軍慘敗而告終。但總體上講,邾國的實力不如魯國,所以邾國並非是有事沒事就找魯國死磕,而是在涉及領土爭端等國家核心利益上,不得已與魯國開戰。

邾國一方面努力修復與魯國的關係,另一方面建立自己的戰略同盟圈,那就是莒國。

莒國與邾國同屬第三層,對下他們要吃掉郯國、鄫國等弱小諸侯,但這些弱小諸侯又都是齊國或魯國的附庸國,至少是勢力範圍,所以不可避免要與魯國、齊國產生矛盾。

同時,莒國和邾國又都是魯國、齊國的嘴邊肉,不得不防。所以歷史上,山東的這幾個諸侯國,不是你打我我打你,就是我聯合他他聯合你。直到後來齊桓公稱霸江湖,大家都等待臣服齊國。

齊國在稱霸時,雖然吞併了不少諸侯,但當時可吃的諸侯或東夷部落實在太多,所以莒國和邾國這樣的諸侯,並沒有成為齊國的盤中餐。

隨著晉國長達一百多年的稱霸,莒國和邾國除了兩家結盟外,更是果斷投向了晉國懷抱。自晉文公城濮一戰擊敗楚國奪得這個霸主以來,莒國幾乎參加了任何一次由晉國主導的會盟,成了列國諸侯都熟知的中原諸侯聯盟成員國之一。

這個政治地位非常有用,所以儘管莒國與魯國、齊國都有矛盾,但只要有晉國在,莒國根本不怕。

不怕的結果就是他們果斷向身邊的更小諸侯或部落下手,因為只有不斷吞併別人,自己才會壯大。只有自己壯大了實力,就更不用怕身邊齊國、魯國這樣的傳統大諸侯。

身邊更小的諸侯如鄫國、郯國等就倒了黴,當然,他們肯定是要倒黴的,無非是誰來吃了他們而已,不是邾國,就是莒國,或者是魯國,或者是齊國。如果不是山東諸侯來吃,那就是其他如楚國、徐國、吳國等國來吃。

這叫命,苦命的命。誰叫這是春秋?

眼前同樣放著一塊肥肉,自己很想吃,結果人家嘴快,先咬到了,那自己怎麼肯甘心?魯國就是這樣想的,所以魯國與莒國、邾國這一段時期以來的主要矛盾,就是圍繞著搶肉吃這個主題。

莒國與魯國的關係,就是這個關係。這塊肉,就是鄫國。鄫國本是魯國的附庸國,但莒國下嘴快,一口吞了。魯國當然火大,於是兩國就打起架來。

一邊倒的戰爭,打了至少可以消停一段時期。偏偏莒國與魯國的拳頭和肌肉都差不多,於是,雙方的戰爭就成了持久戰,消耗戰。

自公元前568年莒國滅了鄫國後,魯國立即出兵討伐莒國。莒國則趁魯國無暇,動不動就出兵襲擾一下魯國。如公元前565年、公元前563年、公元前561年,莒國可謂是每隔一年就打一次魯國。

魯國開展了軍制改革後,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魯軍戰力。但魯國要同時面對邾國和莒國,這樣就吃不消了。雪上加霜的是,齊國終於也開始咬魯國了。

魯國怎麼辦?打得過就打,所以,魯國也不斷跟這兩國爆戰爭。打不過卻不能跑,反正魯國是有著殺手鐧的向晉國打小報告。

所以,但凡是齊國出兵教訓魯國了,魯國肯定要向晉國打小報告的。這又涉及到晉國,我們就先放一放,因為接下來要講的,就是魯國春秋風雲的第三條主線,魯國追隨著晉國繼續與楚國爭奪春秋霸權的步伐。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