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遷延之役2:為何魯軍是第一個渡過涇河尋秦軍決戰的?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叔孫豹作為魯國執政上卿、魯軍統帥卻不這樣想。

秦軍並非弱旅,此次伐秦,儘管聯軍勢大,但一路進,根本沒遇到過象樣的抵抗。秦軍真的如此不堪一擊麼?也許,這正是秦軍的誘敵深入之計。

叔孫豹是這樣想的,晉軍中也有不少人是這樣想的。

是啊,哪裡曾聽說過秦軍這般弱爆了的表現?那可是傳統上的西陲霸主,自建國以來,長期與西戎部落作戰,不知吞併整合了多少西戎部落,至今形成一大強國。

戎狄好戰狠勇,一直以來便是晉國的三大強敵之一。晉國也是採用了魏絳的和戎之策才勉強平息了北境戎狄之患。

而現在,秦國明明有一定的戰鬥力,至少可以與聯軍打個幾仗的。現在卻是根本不接戰,不是誘敵深入又是什麼?

於是,軍事會議召開了。聯軍統帥荀偃必須作出決定,如何繼續用兵。

但參會的列國諸侯軍隊統帥卻沒人言,至少叔孫豹不想言。這種重大決定,放著那麼多晉國帥佐在,自己當什麼出頭鳥?

其實,包括晉軍各帥佐和各國統帥都很清楚,十三國聯軍已經到了涇河,很快就可以進軍到秦國都城,這還用得著開會決定?

明擺著的事嘛,此時不進兵,更等何時?

但荀偃卻猶豫了,他見沒人言,會議陷入了冷場,荀偃哪敢敢輕下決定?連晉軍那麼多帥佐都沒言,說明這是一個重大決策難題。

於是,荀偃宣佈暫時休會,第二天再議。

這讓晉國大夫叔向非常猶豫,一方面他想不通元帥怎麼不乾脆點下令渡河。另一方面,他作為軍中大夫,此次承擔著準備渡船的責任。

聯軍那麼多部隊,眼下已經籌集到的渡船不可能一次性讓將士們渡過涇河。如果到時元帥下令渡河,結果自己的渡船不足,影響渡河進度,那自己的責任大了去了。

怎麼辦?叔向認為,聯軍肯定是要渡河的,只是此刻在涇水東岸暫時休整而已。

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讓部分軍隊先渡過河去呢?對了,魯國一向對晉國恭敬有加,何不勸魯軍直接渡過河去?

於是,叔向就去找叔孫豹。

叔孫豹見叔向來了,頓時知道其用意,對叔向道“豹知道夫子的來意。請夫人放心,豹明天就率軍渡河。”

叔孫豹吃了豹子膽了?軍事會議沒有形成決議,又沒有聯軍統帥荀偃的命令,魯軍敢渡河去?

叔孫豹相信晉侯的本意就是將秦國給徹底收拾了,既然如此,那魯國就堅決貫徹執行就是。

但只是主帥荀偃看著就不象是一個合格的統帥,見軍事會議沒人主張進軍,也沒人主張退軍,他就打了退堂鼓。

叔孫豹更相信,只要魯軍先渡過河去,那其他諸侯軍隊也必定會跟著渡河,最後統帥荀偃也會下令全軍渡河。

在叔孫豹看來,這一次秦國估計是要被滅亡了。中原列國諸侯基本都到場了,魯國必須要將對晉國的忠誠進行到底。

所以,儘管叔孫豹也懷疑秦軍如此不堪一擊,極有可能會趁聯軍渡河搞什麼半渡而擊。但只要魯軍先行渡河,那其他諸侯軍隊也會跟著渡河。秦軍哪怕是有埋伏,也不敢冒著被聯軍大部隊反擊的風險,敢對一支魯軍下手。

如果魯軍率先渡河,引導聯軍渡河,最後實現晉國這次伐秦之戰的戰略意圖,那魯國的功勞大了去了。

於是,第二天清晨,叔孫豹率魯軍第一個就渡過了涇河。

正如叔孫豹所料,見魯軍渡河了,鄭軍和莒軍也緊跟著渡河。

鄭軍當然也要積極表現,鄭國可是剛剛加入中原諸侯聯盟。莒國本就與魯國有矛盾,也不想讓魯國在晉國人面前獨佔鰲頭。

其他諸侯國一看,喲,你們渡河了啊,那我們也快渡河吧。

於是,諸侯各軍一早就赴岸邊集合,等待依次渡河。

聯軍統帥荀偃一覺醒來,才現各國軍隊都在渡河,心頭火起“有沒有把老子這個統帥放眼裡啊?老子還沒下命令,你們怎麼就了私自行動?”

但轉念一想,荀偃不由暗喜,心道“也好,萬一聯軍渡河遭到埋伏,那是各諸侯國自己擅自行動的結果,與老子無干。倒不如趁大家都渡河了,米已成粥,正好讓老子下決心,命令全軍渡河。”

荀偃下令,全軍渡河,尋秦軍主力決戰。

等聯軍全部渡過了涇河,據先頭部隊魯軍、鄭軍和莒軍報告,沒有遇到秦軍抵抗!整個西岸,沒有半個秦國佬!

那就繼續進軍吧,聯軍順利渡過涇河,趁勢又拿下了西岸幾個小鎮。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