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不敢回國(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魯襄公一行人在楚國期間,國內由季孫宿在主持大局。

季孫宿見國君和執政上卿叔孫豹都在國外,正是山中無老虎自己這隻猴子可以稱大王的時候。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如果不抓緊時機為自己謀份大大的利益,那豈不是浪費了這大好行情?

季孫宿動起了腦筋,這個腦筋當然不是為魯國動的,而是為季氏家族動的。

具體就是奪了卞氏家族的卞邑。卞邑,今山東省兗州,泗州附近,最早是曹國的領地。

魯僖公時,晉文公滅了曾經侮辱過晉文公且又是楚國陣營的曹國,並在接下來的城濮大戰中擊敗楚國,一舉成為諸侯霸主。

雖然後來晉文公又讓曹國復了國,但為了表示懲罰,晉文公將曹國的土地瓜分了一部分,其中魯國得到了濟西之地。

這個濟西之地便有卞邑。

卞邑歸了魯國後,成為魯國一重鎮,曾經卞邑出了個勇士卞莊子,據說曾經一次性獵殺兩頭猛虎,威震天下。

當時齊魯不和,齊國經常侵犯魯國,但就是不敢去惹卞邑,就是因為那個叫卞莊子的卞邑大夫實在太過勇猛。

什麼樣的領導帶出來的是什麼樣的兵,據說卞邑人都非常勇猛。

但不知為什麼,卞氏居然得罪了季氏,或者說卞氏根本沒有得罪過季氏,只是季氏看中了卞邑。

反正趁魯襄公和叔孫豹都不在,季孫宿起兵攻佔了卞邑。

這麼大一個動作,季孫宿當然得在形式上必須向魯襄公報告。

季孫宿寫了一個密摺,借派出大夫公冶迎接魯襄公回國之際,讓公冶順便將密摺交給魯襄公。

魯襄公、叔孫豹等人已經離開了楚國,正走在回國的路上。

於是,就在楚國邊境方城處,公冶迎上了魯襄公,將密摺呈上。

魯襄公開啟密摺,摺子是這樣寫的“報告主公,臣得密報卞邑大夫圖謀造反,臣不得已出兵討伐。如今臣已經率軍攻克了卞邑,此等大事,臣不敢不向主公報告。”

魯襄公嘆了口氣,口裡喃喃道“你季孫真的非要卞邑,對寡人講一聲,寡人也給你就是。又何必害了卞邑大夫呢?又何必趁寡人不在時做此事呢?”

魯襄公呢喃了幾句,把密摺遞給叔孫豹。

叔孫豹看後非常生氣,心道你季孫宿也太過分了吧?擅自調動軍隊,這可是死罪。

什麼卞邑大夫造反,什麼討伐作亂,誰都可以看出來,這無非是你季孫宿排除異己的手段。

現在好了,你季氏滅了卞邑大夫,堂而冠之將卞邑作為你季氏封邑了。

很顯然,季孫宿在魯國已經獨斷專行到了極點。

魯襄公和叔孫豹當然是不滿的,當然,魯襄公的不滿沒有多少意義,因為象這樣的不滿實在太多太多了。

倒是叔孫豹的不滿,可以看出此時的三桓已經不再是曾經平等團結的三桓了。

曾經平等團結的三桓,指的是季孫行父在世時,努力維護三桓團結。

當時三家勢力雖然季氏家族稍大一點,但沒有大到很離譜的境地。

但如今的三桓,叔氏家族受到了一定的排斥,三桓的團結有了裂痕。

而且,從實力上講,季氏家族的實力相當於叔氏和孟氏兩大家族聯合起來的實力,可謂是一家獨大。

也就是說,此時的季孫宿完全可以一手遮天獨斷專行,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魯國,哪裡還需要什麼國君?

叔孫豹也嘆著氣。

魯國大夫公冶本不知道密摺寫著什麼內容,但此時見國君的叔孫豹都嘆著氣搖著頭,頓時緊張起來。

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季孫宿居然讓他交給國君的密摺是關於季孫宿攻佔卞邑一事。

公冶臉當場就綠了,心頭對季孫宿升騰起一股無名之火。之所以說是無名之火,因為這種火他沒處去,只能憋在心頭。

公冶雖是魯國大夫,但其先祖卻是季氏家族中人,是季氏家族第一代宗主公子友的後代。雖已別出公冶氏,但說到底與季氏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季孫宿獨斷專行不但令魯襄公心寒,也令魯國不少士大夫家族心酸,其中公冶氏也是對季孫宿不滿的。

這位公冶大夫本人是一位忠君愛國的人,他就認為季氏家族過於囂張,總有一天會攤上大事,所以一直以來與季氏家族保持著距離。

但這一次,季孫宿派他代表魯國迎接國君回國,這是公事,他當然得奉命行事。

但季孫宿偏偏又讓他送密摺給國君,而這密摺的內容大大刺痛了國君那根敏感神經,這是不忠君的表現。

而自己居然被季孫宿當槍使了一回,這讓公冶非常鬱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