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魯舍中軍(上):魯國為何要將三軍制改成兩軍制?(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好了,現在的魯國政壇又生了人事變動,國君是魯昭公,一個年輕小夥子,而且還是貪玩的小夥子,是被執政上卿季孫宿給扶持上位的。

卿大夫季孫宿,擔任大司徒;卿大夫仲孫貜,擔任大司空;卿大夫叔孫婼,擔任大司馬。

這是三桓的勢力。

還有兩位,一位是子叔氏家族的子叔弓,擔任大司士。

一位是臧孫為,臧氏家族宗主,擔任大司寇。臧孫為去世後得諡號為定,人稱臧定伯,臧氏家族接下來的宗主分別為臧賜(臧昭伯)、臧會(臧頃伯)、臧賓如、臧石,我們適當瞭解一下。

對了,魯國實施的是“天子五官”官僚制度,即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司士。

司徒主管錢糧、土地、人口等;司馬主管軍事;司空主管工程建設;司寇主管刑獄;司士主管幹部人事。

在接下來一段時期,魯國政壇上比較活躍的其他士大夫主要有以下一些人物

大夫叔仲帶,叔仲氏家族宗主,這是從叔氏家族別出的,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叔仲彭生,被東門襄仲殺害且埋在馬糞堆裡。

這傢伙前面已經提到過了,按理他應該是站在叔氏家族一邊,而且在陪魯襄公去楚國朝見那次,由於楚康王病逝,大家猶豫是否繼續前往楚國,叔仲帶因提議繼續前行,得到了叔孫豹的誇讚,甚至認為此人具有獨擋一面的能力。

但正是這傢伙,後來的表現卻是趁魯襄公病重借探望之際居然偷國君的玉璧,再是接受叔氏家族內務總管豎牛的賄賂後,陷害叔氏家族。

如今的叔仲帶,已經完全淪為季氏家族的家臣,不知叔孫豹在地下會不會氣得跳起來罵娘。

大夫南遺,南氏家族宗主,季氏家族家臣,繼承他的是其子南蒯。

大夫子服椒,子服氏家族宗主,從孟氏家族別出的旁支,死後得諡號惠,人稱子服惠伯。

繼承他的是其子子服回(子服昭伯),再下一代是子服何(子服景伯)。

大夫郈惡,郈氏家族宗主,死後得諡號昭,人稱郈昭伯。

郈氏家族最早源於魯孝公之子公子鞏,被封於郈邑,即今山東東平東南一帶,人稱郈惠伯。

其他的還有孔氏家族、施氏家族、申氏家族等,我們見一個介紹一個。

我們總不厭其煩地介紹魯國的各公卿大夫的家族情況,那是因為魯國的春秋歷史,就是由這些家族共同演繹的,他們都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都值得我們探究。

從哪裡來,走向了哪裡,留下了什麼,這正是本書的一個主旨。

現在,整個魯國雖然說是三桓掌權,但真正掌權的,是季氏家族。

叔氏家族經過這一番內亂,已經虛弱得不行了,孟氏家族本就是三桓中最弱小的,而其他非卿大夫家族,一直以來都是魯國春秋舞臺的配角。

魯昭公在幹什麼?

他什麼也幹不了,他是由季孫宿一手給扶上位的。他原本走在魯國曆史上,只是作為一公子哥盡情地吃喝玩樂即可,整個魯國,與他無干,他也幹不了什麼。

但是,魯國國君這頂大烏紗帽咣地一聲扣到他頭上後,他突然感覺自己應該有些作為,不能象先君魯襄公那樣一生只做一個提線木偶。

更何況,你季氏勢力再強,手頭也只握有三分之一的軍隊及家臣。

前面我們講過,魯作三軍,最終是將魯國的權力資源給瓜分了,其中季氏家族佔了十二分之四,叔氏家族佔了十二分之二,孟氏家族佔了十二分之一。

魯國國君手頭,至少還有十二分之五。

這些我們在講魯作三軍時詳細講了,現在魯國的這位青年國君魯昭公認為,自己應該是魯國最有權勢的,那就應該出一些屬於自己的聲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