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卿缺季氏:為什麼季孫紇未能繼承父親季孫宿的上卿之位?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咦,那季孫紇呢?

難道魯昭公或魯國人民頭上都長角了,居然不把這位堂堂魯國第一大家族宗主季孫紇請進魯國最高領導班子?

沒人長著角,但季孫紇確實沒有入卿!

這裡,我們先排一排季氏家族的牛人們吧。

季孫宿共有四個兒子,當然,都不是嫡子。

長子季彌,也叫季鉏,因不繼承家業,為證明自己是公族子弟,故人稱季公鉏;次子季紇,繼承家業,故稱季孫紇;三子季鳥,人稱季公鳥;四子季若,人稱季公若。

對了,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小邾國國君,按春秋時期女子的稱謂習慣,可以稱小邾姬。

所以,後來魯國出現了很多奇怪的家族,如公鉏氏、公鳥氏、公若氏等,其實都是季氏別支。

同理,其他孟氏、叔氏也都會有些別支,這裡我們暫時不講了。

季氏家族原本應是季彌繼承的,即季公鉏繼承的,但他最後失去了這個繼承權。

季氏家族被二弟季孫紇繼承,內心當然不服。而且,季孫宿在世時,也感覺實在對不起長子季公鉏,所以把家族的第二大權力給了季公鉏,即馬正。

馬正,相當於季氏家族的國防部長,家族大司馬。

季氏家族之所以在魯國權勢大到無邊,說穿了,是因為掌握了整整一半的魯國軍隊。

季公鉏手中握有如此實權,雖然沒能當上宗主,但在季氏家族中也是跺跺腳會地震的那類強悍人物。

反觀季孫紇,得位來之不光彩,所以相當低調。

這讓魯昭公以及整個魯國卿級班子犯了大難按理,應該讓季孫紇入卿,但顯然,季公鉏對季孫紇根本不服氣。

魯國高階領導幹部人事還沒醞釀,季公鉏就公開宣稱,季孫紇沒資格入卿!

很顯然,此時的季氏家族出現了內部分裂的隱憂,至少在很多方面,出現了季公鉏與季孫紇矛盾公開化的傾向。

季孫紇能怎麼辦?

他不敢抗爭,儘管自己是堂堂季氏家族宗主。

既然你季孫紇不敢說話,整個魯國高層,自魯昭公至平時不怎麼說話的大司寇臧為,都不敢把季孫紇拉進卿級班子!

自己的家族出現了重特大危機,自己又進不了卿級班子。你說,季孫紇鬱悶不鬱悶?

季孫紇整天鬱悶煩燥,終於得病了。而且,這個病並非是小病,不知請了多少醫生,吃了多少草藥,病就是不見好!

就這樣,剛忙完父親季孫宿的喪事的季孫紇,居然躺在床上重點考慮自己這個宗主的接班人問題了。

季公鉏看來是一個強勢的人,他一點也不擔心季氏家族在朝中是否有卿大夫,反正就算是有,那個位置也輪不到自己。自己得不到,你季孫紇也休想得到。

家族宗主之位原本就是自己的,被那個該死的小矮子臧孫紇一折騰,居然就成了兄弟季紇了。但只要功夫深,家族宗主之位也許會迴歸。

得,這就是全魯國勢力最強大的季氏家族,內部有了分化。

季氏家族內部有了分化,那其他家族呢?

因為宗親兄弟的團結一致,所以周國才會滅了大商王朝,建立了大周王朝。

但到後來,同為姬姓兄弟的列國諸侯互相攻伐,不知被滅了多少諸侯,連王室都經常可見兄弟爭奪天子之位的事。

列國諸侯內部當然也一樣,在立國創業之初,都講著精誠團結。

但當國家展起來了,公室內部就有了矛盾分化,最親的人往往變成最惡的人。

諸侯國內的各大家族呢?

一樣!

家族有難時,精誠團結,但當家族穩固下來時,內部就開展爭鬥。

魯國的季氏家族如此,其他孟氏、叔氏、臧氏等何嘗不是如此?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輪迴式、宿命式的家族演進過程。

不知有多少大家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再從強轉弱,由弱變衰,最後消亡!

別看魯國在春秋後期不斷掀起屬於自己的春秋風雲,但說到底,基本都是由那些個家族人物折騰起來的。

許多事件,如同蝴蝶效應那樣,從一開始一丁點火花開始,慢慢燃燒整個魯國,給我們留下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

早已經退出春秋爭霸舞臺的魯國,在春秋這個大江湖裡,撲騰出來的那幾朵浪花,雖然算不上爛漫,但同樣令人深思。

這,正是歷史吸引人之地。

好了,我們接著講魯國。

反正一句話,由於禮完全崩了,樂完全壞了,所以整個魯國就變了。

不適應這種變化的魯國人,開始懷念起那個學禮講禮守禮用禮的大周王朝宗邦以前的模樣。

這種懷念,當然對一個人,或者說對一大群人非常有利。

這群人叫儒士,他們的代表人物,正是孔子。

這個時候的孔子,還是一個未成年人。他還被稱為孔子,只是孔丘而已,但正到了17歲的雨季年齡。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