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殷聘齊國:殷聘是什麼?魯國為什麼突然對齊國開展殷聘?(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陳國被滅,著實刺激了魯昭公以及魯國公卿大夫們的神經!

什麼弭兵運動,什麼世界和平,只要臥榻之旁有大老虎,那就存在著被一口咬了甚至一口吞了的巨大隱患!

魯國身邊的大老虎當然是齊國。

對了,齊國那邊得走動走動,千萬不要惹這頭大老虎!

公元前533年秋,魯國決定重修與齊國的關係。

代表魯國出使齊國的,是卿大夫仲孫貜。此次聘問齊國的規格,是當時較高階別的聘問規格,殷聘。

所謂殷聘,指的是帶去了特別豐厚的聘禮。

而提出殷聘意見的,正是仲孫貜!

仲孫貜對魯昭公道“主公,魯齊兩國,已經有整整二十年未互聘了。根據禮制規定,多年未聘,今重修友好,必須殷聘。”

前面我們講過,仲孫貜曾經在出使楚國時,作為魯昭公的隨行重臣,居然因為不知禮,在鄭國、楚國連應答郊勞的基本禮儀都不懂,犯了非禮之錯,丟盡了自己的臉,更讓魯國臉面俱失。

仲孫貜深以為恥,但他是一位知恥而後勇的人。

回國後,不但自己強加學習,認真研習禮儀知識,更是專心尋訪知禮懂禮的賢士,有意納為己用。

據說,但凡是有點名聲的人,仲孫貜都會虛心求教,甚至拜為老師,在當時的魯國,被人們認為是一位謙虛有禮的人。

這一次,仲孫貜不但正確建議魯昭公對齊國要用殷聘之禮,更是作為魯國行人出使齊國。

在齊國期間,無論是應答郊勞,還是朝見會見,參加宴會,欣賞樂舞,接待齊國大夫等,無不嚴格遵照周禮,給齊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國後,仲孫貜對人感慨對家臣們道“一個人,只要虛心學習,沒有改正不了的缺點,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活到老,學到老。

一定要向賢人學習禮儀,做到精通禮儀,守好禮用好禮!對了,但凡是有這樣的賢士,你們務必要虛心求教,並向貜推薦。”

要知道,此時的仲孫貜,還是一位年輕人!

雖然我們不知道仲孫貜到底是何年出生,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時的仲孫貜,還沒有自己的兒子!

直到兩年後,仲孫貜才娶妻,然後才有兒子。

對於一位堂堂孟氏家族宗主、魯國上卿大人,魯國大司空,為何到那個時候才生兒子?

原因只有一個,仲孫貜很年輕!男子及冠後才可以娶妻生子,這個及冠的年齡,是二十歲!

難道這樣的魯國大人物,就不能十七八歲尋點歡作點樂,再搞幾個私生子出來?

當然不能,至少對仲孫貜來講絕對不能!

因為就在兩年前的時候,具體就是公元前535年,作為剛繼承家業和父親仲孫貜上卿爵位不久後的仲孫貜,陪同國君魯昭公出使楚國,由於不知禮而犯下過大錯!

這都是因為自己不知禮不守禮導致的嚴重後果,仲孫貜決定痛改前非,所以回國後一頭扎入禮儀研究學習中。

如今兩年過去了,他的學業大有長進,已經成了魯國一位非常懂禮守禮並熟練用禮的卿大夫。

這樣一位把禮放在重要位置的人,怎麼會卻違反相關禮制規定,在自己及冠前就亂來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