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上善若水:為什麼老子要對孔子講上善若水?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老子與孔子同道而行,依依不捨,居然就到了黃河。

看著滔滔黃河之水奔騰向東而去,濁浪翻滾,聲若雷鳴,勢大無比,孔子不由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老子一怔,他這般聰慧之人,怎不知孔子所思何物所憂何事?

是的,孔子雖然比老子小了好幾十歲,但畢竟已經三十多歲了。自從得知自己是魯國大夫叔梁紇之子,身世前溯,更是源於宋國公族,早就有了欲出仕從政之念。

這些年來,孔子不斷學習,已經精通詩書禮樂,自己認為完全有能力為國家作貢獻,而不單單是以宣傳禮教的形式,當一個專職老師。

大丈夫立於世間,一展胸中所學,忠君愛國,報效國家,造福百姓!

但自己已過而立之年,卻只是一介儒士,一個靠著教書混口飯吃的窮老師。

每念及此,孔子都唏噓不已。此時,見黃河之壯觀,不由感嘆萬分。

老子暗自嘆了口氣,想了想,還是決定對孔子講幾句。

老子對孔子道“吾等凡人,生於天地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乃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什麼值得憂傷呢?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功名利慾之間,則本性必受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矣。”

孔子大慚,卻為自己辯解道“夫子所言,自是至理。然弟子所憂,乃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丘嘆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矣。”

老子正色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需人勞心費力無謂關心?

人之所以生、所以死、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則國自治,人自正,何必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呢?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

如同一個人,想要抓住逃犯,卻偏偏要拿著鼓邊擊邊叫抓逃犯嘍抓逃犯嘍。這勢必鼓敲得越響,逃犯跑得越快,怎麼抓得住?”

孔子聽後默然,老子此言,分明在提醒自己世道誠如自己所言,禮崩樂壞,正所謂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

自己推行禮教固然沒錯,但欲則不達,自己要靜下心來,必須在順應這個世道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推行自己的禮教。

如果自己一天到晚宣揚禮教,這勢必引起不需要禮教的當政者的忌恨!

孔子突然又想起老子在車上贈送給自己的話,“當今之世,聰慧之人陷入險地甚至有性命之憂,往往在於喜歡議人之非。善辨之人陷入險地甚至有性命之憂,往往在於喜歡揭人之惡。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突然一陣溫暖。

這位長者,原來一直在關心自己,擔心自己,他提醒自己要好好保護自己!

孔子不由感動萬分,他不敢看老子,轉而望著滔滔黃河。

見孔子陷入沉思,老子道“夫子聰慧過人,何不學習學習這水之大德?”

孔子一怔,水還有德?心裡想著,嘴裡就說出來了“請問夫子,水又有何德行呢?”

老子掂須笑道“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最高等級的德行,如同水一樣?

老子指著浩浩黃河水,轉而對孔子道“水至善也!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水之謙下之德也。

大江大海,之所以被稱為百谷王者,是因為地位足夠低下,故能納百川。

天下之柔,莫弱於水。然再堅強之器攻之,亦不能勝之,此乃水之柔德也。故柔能克剛,弱能勝堅。

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這也就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的道理。”

孔子聞言,恍然大悟道“夫子此言,丘頓開茅塞。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

這正是水之至德,所處盡人之所惡,故世上還有什麼敢與水相爭?這應該便是夫子所言,水之所以上善的道理吧。”

老子點頭微笑道“望夫子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這正是效法水之德行也。

水,是最接近於大道的東西。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從來不會逆勢而走,此乃水善於擇位也。

清澈而平靜,深不可測,此乃善於淵遠也。

任人汲取而不枯竭,付出而不求回報,這是善於為仁也。

水遇圓必旋,遇方必折,遇塞必止,遇決必流,此乃善於守信也。

水能洗滌群穢,平準高下,此乃善於治理也。

以水載則浮,以水鑑則清,以水攻則堅強不能敵,此乃善用能也。

不分晝夜,盈科後進,此乃善待時也。

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

望夫子從此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那還有誰敢重用夫子呢?”

孔丘拜伏於地,誠懇謝道“夫子之言,盡皆肺腑,今入丘之心脾,受益匪淺,終生難忘。請夫子放心,丘從此將遵奉不怠,以謝教誨之恩。”

老子大悅,回禮作別孔子。

孔子望著老子遠去的背影,直至再也不見,這才戀戀不捨跳上馬車,回魯國而去。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