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赴齊謀官2:孔子是如何向齊景公論述治國理政之要的?(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孔子知道,齊侯這次召見,無非是第一次見面後的閒談,主要是互相認識。

那下一次召見,必然是事關政事。

自己必須一語中的,第一時間打動齊侯!

高張也很高興,畢竟孔丘是自己推薦給國君的。

如果孔丘能夠得到重用,那自己在朝中就有了一個可靠的盟友。諸侯列國的政壇上,政治盟友實在太重要了。

看來,孔丘在齊國出仕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既然如此,那就為孔丘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吧。

高張決定為孔子鋪一鋪從政道路,具體就是建議孔子這幾天多多拜訪齊國政壇上的知名人物。

孔子滿心歡喜,他按高張的建議,仔細研究了齊國士大夫的基本情況,然後逐一拜訪,所攜之禮,一應由高張提供。

仲由也有些激動,如果老師能夠在齊國出仕,那在崇尚武力的齊國,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令仲由奇怪的是,孔子居然將齊國著名賢大夫晏嬰的名字從拜訪名單上刪除了。

仲由不禁問“夫子,晏嬰乃齊國上大夫,輔政大臣,齊侯身邊紅人,更是舉世聞名的集智、廉、孝、禮於一身的賢大夫,為何夫子不去拜訪?難道夫子是想最後才去拜訪嗎?”

孔子搖搖頭,對仲由道“子路,世人眼中,晏嬰乃君子。吾之眼中,晏嬰乃小人也。”

仲由驚得張大了嘴巴,這等怪論不要說自己很難接受,估計整個齊國乃至整個春秋江湖都難有人接受吧?

一旁的高張也搖了搖頭,對孔子關於晏嬰的評價表示了遺憾。

仲由立即反駁道“夫子對晏嬰的評價,弟子不敢苟同!

不畏強權,敢與當時弒君的崔杼、慶封對抗;

廉潔奉公,清貧持家,多次拒賞,並廣施恩惠於百姓;

智慧群,多次在外交事務中為齊國爭取利益;

為人極孝,為父守喪三年嚴格按禮制而行;

甚至,晏嬰對夫人都極其有禮,堅持不肯納妾,連國君強送給他的女人都不要。

這樣的人,在弟子看來,不但是君子,更有聖人之德,夫子為何要詆譭他呢?”

孔子瞪了瞪仲由,嚴肅道“子路,汝好好想想,晏嬰事奉了三代國君,無論齊國政壇多亂,晏嬰卻能夠做到獨善其身,這是一個君子可以做到的嗎?

如果晏嬰不夠圓滑,不夠厚黑,那他又怎麼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權力鬥爭中穩坐釣魚臺?

這樣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忠君,而是見風使舵,心志不堅,能算君子嗎?

吾雖一介儒士,卻恥於與這樣的上大夫結交!”

孔子關於晏嬰的評價很快傳到了晏嬰耳朵,但晏嬰只是微微搖了搖頭,並沒有向孔子興師問罪。

齊景公終於第二次召見孔子了。

孔子這段時間拜訪了許多齊國士大夫,又得到卿大夫高張的詳細介紹,對齊國政壇上的事更加了解,所以更加胸有成竹,邁著輕快的步伐入宮見齊景公。

果然如孔子所料,這一次,齊景公就問孔子如何治國理政的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