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顏回來了:顏回赴宋國求親,為什麼要經過衛國?(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回到孔府後,顏回問孔子“弟子甚為擔心,夫子既然答應了陽虎,如果真的不依陽虎之邀出仕,可能陽虎會對夫子不利。

更何況,夫子一直說,學而優則仕。故弟子認為,夫子可赴廟堂,但勿需為陽虎謀政。”

孔子看著自己最喜歡的這位年輕弟子,知道顏回是為自己著想。

孔子這些天來一直很糾結,每每想起自己欲從政而不得志,就想著出仕為官。但真的要為陽虎出仕嗎?

這個思想矛盾真的太殘酷了。

但是,當孔子面對自己的弟子們時,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學說。

是的,堅持自己的道肯定不會錯!

出仕為官,當然不能放棄。但一定要講自己的道,堅守自己的原則!

這個道,就是復興周禮、揚禮教!

孔子對顏回道“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連子路都看得出,陽虎謀權,所行無道。

一旦為師出仕為官,必然得勤勉履職以謀國政,不可能空佔其位而不作為。

故為師認為,陽虎之邀不可應,為師仍舊要卷而懷之。只是,陽虎講得對,逝者如斯夫,時不我待。唉,先等等看吧。”

顏回,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公元前521年出生,13歲時就在父親顏路的帶領下拜孔子為師。

孔子對顏氏家族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母親顏徵在就是出自顏氏家族。

顏氏家族到了顏路、顏回父子時,家道已經沒落了。但顏回並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

孔子很喜歡顏回,不但因為顏回謙遜好學,更是因為顏回性格非常好,從不怒,亦不與人計較。

孔子曾高度稱讚顏回“不遷怒,不2過”。

此時的顏回雖然年僅18歲,但他已經師從孔子整整五年了。

五年來,顏回憑著其學識、德行已經在孔子眾弟子中已經出類拔萃,孔子給予其很高的期望。

在孔子看來,顏回是他眾多弟子中同時具備了“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的四德,是一位兼大仁和大德於身的優秀弟子。

孔子常拿顏回為例來教訓仲由“子路,汝得向子淵學習!子淵比汝小了二十多歲,但藏鋒於內。言語不多,言出必驚人。汝得收斂收斂自己的個性了。”

仲由卻在心中想,這個子淵又有什麼好學的?榆木腦瓜一個,有話不講有屁不放,老子才不學他哩。

甚至,仲由有時認為,顏回這人愚不可及。想起那一次自己忽悠顏回的事,仲由忍不住要偷偷笑幾回。

原來,有一次,仲由與顏回一起去游泳,在河邊看到了一隻長著五色斑斕羽毛的水鳥。

顏回從未見過這鳥,便問仲由。

仲由自然也不知此為何鳥,但在師弟面前又想端端師兄的架子,顯擺一下自己淵博的才識。

仲由隨口就道“這是熒熒鳥,汝居然不知?”

顏回謙遜道“回第一次見此鳥,謝子路師兄指點。”

仲由很得意,其實毛線熒熒鳥,他只是欺顏回不懂而隨口誆他的。

過了幾天,兩人又在另外一條河邊見到了長著五色斑斕羽毛的水鳥,正是上次仲由所說的熒熒鳥。

顏回指著那鳥,剛想說什麼,仲由張口就道“那鳥是吧?那是同同鳥。”

顏回一怔,納悶道“子路師兄,前幾日汝不是說那是熒熒鳥嗎?怎麼現在又叫同同鳥?”

仲由這才想起上次自己講的確實是熒熒鳥,但仲由一點也不尷尬,道

“咦,難道這也值得汝奇怪嗎?一種鳥有兩種名字,實在是再正常也不過了。

如魯絹,不著色可稱帛,染了顏色就稱皂。還有桔子,既可稱柑,亦可稱桔。

一物兩名,也值得汝大驚小怪?”

顏回忙施禮道謝“謝子路師兄指點。”

仲由洋洋得意,熒熒鳥和同同鳥這一把忽悠,讓老師認為最有才識的顏回都對自己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當然,此時的仲由如果知道到了後世,顏回被稱為儒門聖人中的復聖,那成功忽悠了一位聖人。這實在太爽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