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治理中都2:孔子在中都推行十大舉措取得了什麼效果?(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有了魯定公當時對孔子的許諾,孔子在中都放手大幹,十大舉措在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努力下順利得以推行。

僅僅幾個月,中都的民風得到了顯著改善。

據說,當時中都南邊有一個進義村,雖僅十幾戶人家,但孔子曾帶弟子前來調研。

而且,孔子與弟子們在進義村一住就是幾天。

在進義村的一棵大樹下,孔子與村民親切交談,宣傳週禮核心理念,村民非常愛戴孔子。

過了兩天,孔子欲往其他村莊,進義村村民捨不得孔子離開,居然偷偷將孔子的馬匹給藏了起來。

孔子見盛情難卻,遂民意繼續講了三天的周禮文化。

當時,進義村有一不孝子,經常打罵虐待自己的瘸腿老爹,對村裡人也兇巴巴的。

但不孝子聽了孔子的宣講後,對自己的行徑慚愧不已,從此痛改前非,不但不再虐待老父親,還每天向父親請安,噓寒問暖,榻前陪伴。

村民還經常見他揹著父親外出散心賞景,後來被公認為本村第一大孝子,遠近聞名。

孔子離開進義村後,村民為紀念孔子,將進義村改名為次丘村。

後來,次丘村聲名大振,很快展起來,從一個十幾戶小村慢慢展成數百戶大村,再分成若干個自然村。

進義村曾經藏過孔子馬匹的那個地後來展成一個叫留馬莊的自然村,進義村孔子與弟子曾經住過的地方也展成一個叫次邱店的自然村,孔子講過學的那地方展成為一個叫講學村的自然村。

請對這些村莊予以高度的敬意,這些都是歷經二千多年傳承的歷史文化名村!

在中都,孔子全面推行以禮治民政策。為此,他經常帶著弟子赴各處宣講禮教文化。

孔子的施政,善於從細微處著手,進而延伸到整個社會層面。

如孔子大力宣揚男女別途,要求一條路上,車走中間,男走右,女走左。

這不是孔子的明,而是周禮的規定,要求男女有別,互相不認識的男女要避免接觸。

孔子為何要從這一細節著手倡導這方面的教化?

原因是當時包括中都在內的許多魯國城邑,男女不正之風盛行!

所謂男女不正之風,不用說男女行道根本無別了,男女私通之事司空見慣。

這主要是整個貴族層面完全背棄了周禮關於男女之禮。

根據周禮規定,男女授受不親,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如食不連器,坐不連席,道不同行等。

但春秋末期,貴族男女之間,擅行非禮姦淫之事習以為常,嫂通小叔、兄淫弟媳等,還有君夫人私通臣子、國君私通臣妻、父親搶奪兒媳,甚至有的國家還有祖母通孫兒、朋友互換妻子等事頻頻流傳於春秋江湖。

上行下效,貴族層面非但不以男女亂來為恥,反而以各種私通而榮,那整個社會層面風氣就亂了。

孔子很清楚,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男女之事,唯教化可解之。

只有透過不斷宣傳禮教文化,讓百姓知道何為恥辱何為光榮,才能夠在自覺層面去抵制假醜惡,宣揚真善美。

在孔子不懈宣傳教育下,中都民眾慢慢接受了男女有別的周禮文化,開始反思作為魯國人民,應該大力提倡與維護、展周禮。

男子失德,女子淫蕩,是整個社會傷風敗俗的直接體現。

那就起來抵制男女關係亂搞的不良風氣吧。於是,在中都慢慢形成了一種揭抵制亂搞男女關係的風氣。

據說,中都大戶公慎氏之妻漆氏長得非常漂亮,但非常淫蕩,將不少貴族公子哥勾引到了自己的床上。

由於孔子治理中都之前,整個貴族圈亂搞男女關係貌似是常態,見怪不怪,公慎氏被戴了綠帽子,雖然有所察覺,但也開一隻眼閉一隻眼,何況自己也是喜歡拈花惹草的主。

人們都知道公慎氏有一個不安份守己的老婆,但連你公慎氏都無所謂,誰還會有意見?

孔子擔任中都宰後,推行教化,大力宣揚禮教文化,中都上至貴族下至百姓開始對女子不守婦道予以抨擊。

終於有一次,公慎氏的一位好朋友建議公慎氏妥善處理自己老婆的事

“兄弟,不要讓一個女人損害了你整個公慎氏家族的名節!你現在這個樣子,連我們這些朋友都感到很恥辱!”

公慎氏終於作出決定休妻!

有一次,孔子與仲由、顏回等人赴鄉村宣傳禮儀文化,正好見有村民在捕魚。

孔子師徒欣賞了一會,突然孔子大聲叫道“停下,停下!”

仲由走上前,向村民們亮明瞭身份,村民們聽說是堂堂中都宰孔夫子來本村考察講禮,非常激動。

但村民們都很詫異,這個季節正是捕魚時節,孔夫子怎麼命令他們停下?

孔子見眾人不解的樣子,嘆口氣道“竭澤而漁,雖有大獲,然後無魚。”

原來,村民們用了長木巨繩亂石將河道兩頭截流,形成一個水坑,再將水坑的水用木桶木勺排掉,以此方法捕魚。

這樣捕魚,水坑裡無論大魚小魚,均一鍋端完。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現在將魚一鍋端完了,那以後豈不是沒有魚了?

不能只圖眼前利益,要考慮更長遠的利益。孔子對村民們耐心勸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