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魯墮三都4:為何顏回提議孔子欲行墮都,必先掌控軍權?(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曲阜,大司寇衙門。

大司寇孔子召開了會議,顏回、仲由等一干高徒和司寇衙門一眾衙役官吏參加,會議的主題是落實魯國重特大決策會議精神,確定了墮城具體工作方案。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孔子目光炯炯,表了重要講話。

孔子朗聲道“如今,魯國之亂,皆源於禮崩樂壞!單從各地城邑規制來講,許多已然標。城邑如果不撥亂反正,欲在國內推行周禮,終成夢幻。

故國君命丘主持墮城一事,季氏、叔氏、孟氏三大家族難得思想統一,同意先墮其封邑大城,費邑、成邑、郈邑此三都,為第一批拆毀城牆至合規標準。

此乃國君寄予丘之厚望,亦是魯國復興周禮之第一大動作,丘在此拜託各位,同心協力攻堅克難,不辱此光榮而偉大的使命!”

眾人皆興奮異常,尤其是孔門子弟眾人,紛紛交頭接耳,躍躍欲試。

孔子與眾人就如何墮三都開展了充分討論,最後決定,以國君的名義,命令費邑、成邑、郈邑立即整改,限時三個月,自行拆毀過高的城牆。

三個月後,大司寇孔夫子將率衙門官吏實地勘驗,若不達標,城邑主要領導幹部悉數問責。

這可是國君的命令,而且又得到了季氏、叔氏、孟氏三大家族宗主的肯,誰敢不從?

“老師,萬一有人不遵國君之令,又將如何?”顏回偏偏皺著眉問。

未等孔子說話,仲由把袖子捲了卷,大聲道“此等國家大事,如若有人敢不鳥國君命令,那就一個字,打!”

“打?子路難道未見郈邑之亂?侯犯踞區區一郈邑叛亂,叔氏、孟氏率整支魯右軍平叛,未成!後聯齊軍攻伐,未克!此時若費邑、成邑、郈邑因不滿墮城而再叛,請問子路師兄拿什麼去打?”顏回言辭犀利,眾人均無言以對。

孔子沉默了半晌,最後悠悠道“子淵所言,不無道理。然墮城一事,迫在眉睫。唉,時不我待吶......”

顏回見孔子憂傷的樣子,心中不忍,他當然知道老師的心意。老師今年已經54歲了,這是孔子曾說過知天命的年齡階段。

老師的一生,致力於恢復周禮,如今貴為魯國卿大夫,而且透過不懈努力,已經成了魯國政壇最耀眼的明星。

中都治理功德圓滿,夾谷會盟大展異彩,位居魯大司寇且行攝相事,在許多事務上孔子相當於是魯國的執政大夫,而且與魯國三桓關係融洽,更得到國君的充分信任。

在這樣的大好履職環境下,如果不一舉將周禮推行到位,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困難是肯定的,但機會就在眼前,而且幾乎可以肯定這樣的機會,只有一次。

迎難而上吧。

墮城,就是孔子準備了多年的謀劃,如今正好利用三桓家臣與三桓矛盾激化的大好機會,一舉實施,從而從根本上將三桓的實力予以消減,相應地提升國君的威望。

振興魯國公室,削弱三桓勢力,這才是孔子真正的目標。

墮城,勢在必行。

但墮城更是風險巨大,一旦不成功,孔子將身敗名裂!

三桓貌似都挺愚蠢的,都鑽進了孔子一手佈局的振興公室大棋盤裡。

但三桓也說了,墮城一事,由孔子全權負責,既享受成功後的功勳,也承擔失敗後的責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