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孔子匡邑之難(2)(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但匡邑軍民等了半天,西門口外一片寂靜。

難道訊息有假?

此時的孔子師徒,卻已經從東門進入了匡邑,此時正在離城門不遠處的一家茶館小停。

休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等等顏回。

離開衛國都城帝丘時,顏回向孔子請示,說要去顏濁鄒府裡拜謝這段時間來的禮遇。

孔子同意了,讓顏回去拜謝顏濁鄒是最合適的人選了。畢竟,孔子等人來衛國,就是顏回、仲由透過顏濁鄒拉的線。

顏濁鄒如今已經是孔子的學生,但由於在朝為官,不合適跟著孔子出走。

顏回去見顏濁鄒,拜謝是禮節,但顏回也想借機向顏濁鄒提醒一下,如今老師都走了,你小子難道不要送點禮?

孔子等人一邊等著顏回,一邊喝著茶休息。

一邊喝茶,一邊閒聊。

仲由最懂老師,知道老師此番滿懷雄心壯志來到衛國,如今灰頭土臉離開,心中定是不甘。

關鍵是,老師說去陳國,但大家根本不知道老師為何要去陳國。

仲由只知道,籍貫陳國的師弟公良孺知道老師的處境後,專門來信,邀請孔子去陳國。

仲由很清楚,其實陳國根本不適合老師這樣的人才輔佐。

既無明君,亦不安定。

心直口快的仲由本忍不住想問孔子,張了張嘴剛想說點什麼,孔子倒先看出了仲由的疑惑,嘆了口氣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放眼天下,齊國組建了由衛、魯、宋、鄭等國的反晉聯盟,晉國不但有內亂,還要面臨列國諸侯的討伐。中原列國諸侯,非危即亂。丘觀陳國,也許值得一去。”

也許?

去陳國,其實孔子也是猶豫不決的。

孔子滄桑的樣子,仲由皺了皺眉,這個話題有點沉重。

“子正怎麼還沒來?”仲由換了個話題。

子正,即公良孺。公良孺,陳國公族士人,媯姓,公良氏,名孺,字子正,孔子弟子。

“不急,子淵還沒到呢,先等等他。對了,子正也應該很快到了,上次來信時,他已經從陳國出了。”孔子喝了口茶,裝作心中大定的樣子。

子淵是顏回的字,那個年代,稱呼他人一般稱字,自稱一般稱名,鮮有帶氏的。

但氣氛終究沉悶,連一向喜好言詞的端木賜也皺著眉,不出一言。

大家悶著頭喝茶,誰都沒注意,茶館外面慢慢多了幾個人。先是兩個,進了茶館望了望,盯著孔子看了看,然後就出去。

再進來三人,選擇了一張靠近孔子的桌子坐下,每人叫了一碗茶,一邊喝著,一邊裝作不經意地看了看孔子,再掃視了一下眾人,互相看了看,略微點點頭。

仲由心頭不快,對著顏刻嘀咕道“匡人,著實無禮。”

顏刻是當時替孔子駕車的,他倒沒在意屋裡有什麼不對勁。此時見仲由與自己搭話,笑了笑,低聲對仲由道“沒聽說過匡人無禮,但眼見過匡人懼戰。”

哦?匡人懼戰?仲由立即來了興趣,他湊近顏刻道“有故事?說來聽聽。”

顏刻指了指窗外,不遠處正是一堵城牆,離東城門約三十餘丈遠。

匡邑是一座小城邑,城牆並不高,也不象大城邑一樣至少有東南西北四門,只有東西兩城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