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天下大亂(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晉國西線,則是日漸強大的秦國,此時的國君是秦惠公。

由於這段時期以來,秦國內部出現不穩定因素,秦國無暇東顧中原,所以傳統世仇晉國因此得到了一個西線無戰事的良好環境。

對魯國而言,晉國始終是又愛又恨的主。但由於弭兵會盟以來,晉國以老大自居,並強調正是晉國的讓步使中原實現了和平,對列國諸侯過度盤剝,終於使晉國離心離德。

再加上晉國內部權力鬥爭到了白熱化,晉國六卿分成了韓氏、趙氏、魏氏、智氏一派,與曾經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中行氏、範氏一派開展了激烈的內部鬥爭。

由於韓氏、趙氏、魏氏、智氏控制著國君,所以中行氏、範氏以及趙氏別宗邯鄲氏被宣佈為晉國叛逆。

早就有意推翻了晉國霸主地位的齊國趁機崛起,迅聯合了魯、鄭、衛、宋以及山東莒、邾、滕、薛等小國,組建了反晉聯盟,打著支援晉國中行氏、範氏、邯鄲氏的旗號,向晉國起了進攻。

整個春秋江湖,一片大亂。

如今,晉國內部形勢是以趙鞅為的晉軍徹底壓制了以範氏、中行氏的叛軍,叛軍被包圍在朝歌、邯鄲等少數大城。

齊國組織的反晉聯盟,則是要積極解救被圍困在朝歌、邯鄲等地的範氏、中行氏。

時間節點,就在公元前495年,也就是魯哀公即位這一年。

但這一年很快過去了,春秋歷史車輪滾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494年,即魯哀公第一年。

這一年,仍舊是到處瀰漫著戰爭的氣息。

吳王夫差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自己即位時立下的誓願公元前494年春,吳國大舉入侵越國,雙方在夫椒生激戰,結果越軍大敗。

大敗的結果是很悲慘的,因為越王勾踐最終選擇了投降。

吳王夫差接受了投降,吳越兩國簽訂盟約,越王勾踐帶著夫人以及大夫范蠡等人入吳為質,越國成為吳國附庸。

失去越國,對楚國來講是重大威脅。

但楚國在英明的楚昭王領導下,將公元前5o6年戰敗於吳楚柏舉之戰視為國恥,休養生息,任用賢才,展生產,強化軍備,楚國迅重新站了起來。

重新站了起來的楚國,於公元前496年滅了頓國,於公元前495年滅了胡國。

到公元前494年春,就在吳越兩國在夫椒爆激戰時,楚國聯合了陳國、隨國和許國討伐柏舉之戰中站隊到吳國的蔡國。

春秋十二諸侯之一的蔡國,面臨著亡國的巨大威脅!

蔡國選擇的投降方式非常另類,由於國家實在太窮,蔡國國君蔡昭侯以大批奴隸作為禮物獻給楚國作為存國條件。

楚國答應了蔡國請求,但命令蔡國滾出中原。蔡國最終被迫將國家南遷至長江、汝水之間。

見楚國報復蔡國,吳國不甘示弱,立即出兵討伐柏舉之戰時站隊到楚國的陳國。陳國無力抵抗,只好宣佈歸順吳國。

吳國兵鋒所至,勢不可擋,雄才大略的吳王夫差,已經不滿足於在東南一帶稱王稱霸了。

吳國,開始兵指中原!

那中原的情況呢?

很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