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孔子赴蔡(3)(1 / 2)

小說:春秋魯國三桓 作者:千里草人

蔡昭侯洋洋得意,但悲憤的蔡國人民並沒有真心歸附吳國,公子駟以及許多原本親楚的蔡國公族人士的後人一直在等待著機會,一個一舉幹掉蔡昭侯的機會。

機會很快到來,就在蔡國遷至州來兩年後,即公元前491年2月21日,得知剛過完春節的蔡昭侯赴吳國朝見,蔡國親楚派立即行動了起來。

當時,陪伴蔡昭侯赴吳國的是蔡國公族大夫公孫翩,公孫翩是蔡國有名的勇士,也是蔡昭侯的貼身保鏢,再加上有大批衛士護駕,安保工作不可謂不強。

但親楚派的計劃非常周密,大夫文之鍇不但也是蔡國有名的勇士,而且還培養了一個叫文利的死士級別的家臣。

文利不但武藝高強,而且與江湖遊俠多有來往,他的主體責任只有一個,那就是幹掉國君蔡昭侯。

在文之鍇的精心安排下,一起截殺蔡昭侯的秘密行動開展了。當然,這裡我們主要講的是孔子以及魯國的故事,所以這場刺殺活動就簡化介紹了。

大致的過程是文之鍇混進了蔡昭侯的赴吳使團中,重點盯防著蔡昭侯的保鏢公孫翩。死士文利則帶著一幫所謂的盜賊,在蔡昭侯赴吳國的途中埋伏。

在文之鍇的操作下,蔡昭侯在途中一官驛歇腳,而文利率著盜賊就埋伏在官驛外。

就在那個晚上,文利率領著盜賊大舉向官驛起進攻。公孫翩率衛士奮起抵抗,但由於寡不敵眾,再加上有文之鍇作為內應,公孫翩、公孫姓、公孫盱等大夫戰死,大夫公孫辰逃至了吳國。

蔡昭侯在混戰中背部中箭,在衛士的保護下倉促之下逃入驛館。但因傷重,且極度擔心恐懼,蔡昭侯喘了一會後就死了。

蔡昭侯去世後,蔡國人扶立了蔡昭侯之子公子朔繼位,這就是更加可憐的蔡成侯。

當然,蔡國這一場內亂,死的絕對不止公孫翩和蔡昭侯兩個人。雖然,蔡國最大的親吳派頭子蔡昭侯被殺,親吳派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蔡國並非立即倒向了楚國。

先,此時繼位的蔡成侯,說到底還是蔡昭侯之子,他對父親蔡昭侯被殺一事耿耿於懷,繼位後的第一件事是辦好蔡昭侯的喪事,同時開展全面調查,下令無論天涯海角,都要將兇手繩之於法。

根據周禮,弒君可是大罪,不管如何,總得有人對此負責。

最終被問罪的既有親吳派的人,也有親楚派的人,結果,已經逃往吳國的公孫辰被宣佈驅逐出境,在截殺蔡昭侯行動中立了大功的文之鍇死士文利被當作替罪羊砍了頭。

畢竟,文利的公開身份是盜賊,而蔡昭侯是死於盜賊截殺。捕殺了文利,至少案子告破了。

蔡昭侯之所以被盜賊所殺,那是因為赴吳國朝見。如果蔡國不親吳,那就是不需要赴吳國朝見,所以,得有親吳派的人對此負責。

於是,公子辰被驅逐。

這就是政治。

不管如何,此時的蔡國換了國君,但其外交立場並未明朗化。畢竟,此時的蔡國,已經將整個國都遷到了吳國的州來。

春秋末期尤其是這個時候的吳國,幾乎誰都不敢惹。

蔡國雖有親楚力量,但在吳國的地盤,這樣的力量還不夠強。

雄才大略的吳王夫差當然不可能放任蔡國就此而倒向楚國,吳國對蔡國施以前所未有的高壓,蔡國在這樣的高壓下,國內根本無法統一思想。

所以說,此時的蔡國新君蔡成侯根本幹不成任何事,他就是一可憐蟲。

尚在陳國的孔子,並非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他對蔡國面臨的處境當然非常清楚,也對楚國的意圖非常清楚。

如果自己赴楚為官,那必須得為楚國謀得一份大功,這份大功,當然是蔡國!

孔子有意說服蔡國,寧可臣服楚國,也不要臣服吳國!

因為十多年前,吳軍佔領楚國都城郢都後所犯下的暴行,震驚了整個春秋江湖。孔子對吳國沒有好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