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儲位(1 / 3)

秋天時,樹葉枯黃,千里蕭瑟,從南向北的直道上,有一大型車隊緩緩向前。

最前方是舉旗昂首計程車兵方陣,他們騎高頭大馬,穿錦衣彩服,尋常人只看一眼便不敢靠近。

後方則是一輛接一輛的馬車。

馬車分大小,而大小自然和地位相關。

馬車群后方是幾十輛裝運貨物的板車,最後還有守衛軍隊壓陣。

皇帝的車輛在前半部分,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兩京之間的路程大約有2000裡,因為不算大部隊行軍,這種大約每天30-40里路,30裡又叫一舍,退避三舍的舍就是個距離單位。但小部隊騎馬就快了,再加上可以多走一會兒,每天也能行進約100里路。

所以朱厚照這段旅程大約要走20余天,對他來說是有些折磨,但在這個時代其實是正常的。

為此,他帶了不少書籍在路上閱讀,看累了,就略作休息看看窗外的風景。

他現在唯一有些掛念的就是韓十二郎在西北的戰事,

日本方面七月份已經傳回戰報,而且是由朝鮮人帶回來的。因為英國公派回來的報捷船隻在海上失去了訊息,這才導致訊息滯後,甚至讓朱厚照有些著急。

這個年頭行舟海上,意外是不可避免的,畢竟沒有現代的氣象技術,不能預知風暴成型的時間和地點。

這些人員的確是大勝之後的一些不幸,朱厚照能做的就是按照標準撫卹到位。

只希望日本的勝利可以告慰戰士們,

對於日本的處置,朱厚照定下的國策則更加殘暴,就是奴隸化。

現代人總是宣揚著什麼人性的光輝,實際上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依靠得就是壓迫。

工業化,也就是大機器生產,這種生產方式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是無窮大的市場。簡單的說,是個人都得需要這件商品才行,那麼就是與每個人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食物不行,因為它沒辦法長期儲存不變質。住與行都沒辦法很好的市場化,有些人他不‘行’,一輩子哪兒也不去。

第二,就是要天量的原材料供應。

因為大機器生產的效率陡然提高,就使得原料需求大幅提高,巧婦也得有米下鍋才行啊。

而棉紡織業完美契合了這兩點。

棉花可以大規模推廣種植,衣服也是人人都需要的產品。

這種大規模的種植、採摘、簡單製作就需要大量人力——奴隸就是最經濟的選擇。

後來的種植園經濟就是這麼來的。

大明的人力資源倒是不缺,不過有更便宜的奴隸那麼為啥不用呢?

正因為使用奴隸,透過壓迫這些人,使得超額利潤不斷聚集,於是富國越富,窮國越窮。

這與道德無關,你不用奴隸,人家用,那麼你的產品就沒有價格競爭力,最後就是整個產業沒了,到最後淪落為窮國,使得本國國民遭受苦難。

而放眼周邊,對於朱厚照來說最好選擇的奴隸來源就是日本。

這件事已經沒有什麼討論的餘地,

朝廷已經給幾家較大的企業頒發了特別許可證,允許他們從事這方面的貿易,就是運人販賣,然後獲取利益。

只要運到幾個主要的棉花種植區,想必莊園主們是會算賬的,到底是僱一個正經的本國老百姓划算,還是買一個奴隸來幹划算。

當然了,

這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本國老百姓的就業機會,說不定他們到時候會吶喊:日本人偷走了我們的就業!

但這都是小事,與獲得的收益相比,這些實在算不得什麼。

只要國家高速發展,到處都會需要人的。

相反,國家停下來,產業衰敗了,那最後就是大家一起完蛋。

至於西北方向的戰事……

朱厚照說不上來感覺,他相信會贏,不過後續的治理問題才更加令他頭疼。

而除了正在進行的西征,更需要他趕快決策的大事其實是儲君問題。

實際上因為他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猶疑不定,已經造成了朝堂上的某種混亂。

甚至他都有些羨慕當年的朱元璋,朱標就是長子,能力也出眾,沒什麼好猶豫的。

可他那個長子……

便是自己這個當父親的想起來都搖頭,萬一讓他繼位,自己這幾十年的成果能保住幾成?

“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