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辦!(1 / 2)

東宮,擷芳殿。

一身青色官袍的王鏊正與皇太子坐而論道。

王鏊是當代名士,在天下學子心中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要文章有文章,要道德有道德,要官位有官位,尤其近段時間更是奉旨侍讀皇太子,風頭一時無兩。

“……殿下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小民之家總是期盼能有個讀書種子,為國效力,光耀門楣。若是能有些許功名,那再多付出也是值得的。”

朱厚照和他就這樣絮叨,又或者說是一種引導。

“可是朝廷的俸祿並不高,像是這個掌櫃花費許多銀子供四個兒子讀書,即便中了進士,那日子就能好嘛?還是說,當了官,就有辦法拿到銀子?”

王鏊心想,皇太子到底是聰慧。這問題提的……真夠可以。

“殿下之言,發人深省。朝廷裡……確實有些官員會涉及貪墨。但科舉一道,自隋唐以來就是歷朝歷代的國策,不僅為朝廷選拔天下之才,也給了天下人一個為國效力的機會。”

“是這個理。若不是科舉,本宮今日還遇不到王先生。”

皇太子說的輕鬆有趣,王鏊也陪著笑笑。反正只是討論討論嘛。

朱厚照又說:“不過,我也在想……朝廷總歸是不需要那麼多讀書人的,天下再大,官永遠比民少。讀書人是要第一優待,這是應有之義。可那些讀不上書的呢?他們也是大明的子民啊,而且他們應是大多數吧?”

王鏊思索著這些話的重點。

他有些搞不明白,皇太子到底想說什麼,“殿下,可是有什麼所悟?”

“懵懵懂懂而已。只是覺得那些走不通科舉的人,實在可憐。像這家掌櫃的,老子老了,兒子科舉不成,往後日子如何好過?”

王鏊心想,殿下真乃仁厚君子!吾不及矣!

因為他自己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再說這次我想置辦這醫學宮之事,許多人都告訴我,百姓缺醫少藥,並非因為大夫少,而是因為貧窮。我再問,為何貧窮?朝廷明明有徐大人,還劉、李、謝三位大人,他們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本宮看他們廉潔奉公,勤勤懇懇,父皇也每日殫精竭慮,廢寢忘食,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還是有百姓貧窮,那朝廷,又該如何做呢?”

“如果父皇都不行,我怎麼行?如果徐大人都不行,王先生,有信心勝過徐大人嗎?”

這話是將王鏊和徐溥對比,王鏊再心高氣傲怎麼敢自信說自己比當朝首輔還強?

所這問題的答案是很清楚的,

皇太子的憂慮也很正常:父皇和徐首輔都辦不到的事,你我還不如他們,這以後可怎麼辦?

王鏊震驚的微微張大了嘴巴,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太子會有這樣深邃的思考,這樣深切的憂慮。

面對這個深刻的問題,王鏊也只能跪了下來,“臣無能,竟叫殿下憂心至此!”

“哎,王先生不必如此,快起來吧。今日只是你我閒時說說,況且我還沒說完呢,你先起來聽。”

“是,殿下。”

王鏊也非常認真起來,

應該說是他人生最認真的時刻之一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