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在大明搞996(1 / 2)

京軍佔役是弘治年間的一大弊政,但其實也不是就從弘治或者李廣開始的,早在成化年間就有這樣的事情,只不過弘治確實在頻率和規模上走得太遠了,以至於開始有逃兵的現象發生,這可是京師啊,不是什麼偏遠地方的軍隊。

朝中一些監察御史以及劉大夏等人早就向皇帝提出過這個問題。

但皇帝架不住張家人求情,

壽寧伯、建昌伯等人,弘治皇帝也批評教育過,但光動嘴沒用啊!

現在好了,太子露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苗頭。

幾個大臣也都是聰明人,這個機會是要抓住的,不就是就此事表態麼?朝中官員不知道表了多少回了,沒什麼可怕,而且這事本就於國有利。

本來麼,要給朝廷打仗計程車兵憑什麼都去給張家人蓋房子?

至於得罪張家人,大明的大臣就沒怕過這些外戚……你搞得狠了,我們就給你來個外戚亂政,看看誰搞得過誰。

“殿下!”吏部尚書屠滽一看有這種光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馬上就湊上前,“微臣以為,京師乃天下之根本,京營又是京師之根本,京營士兵豈能作為苦力而不繫操練?微臣聽說京營中有‘憚忠’、‘效義’兩營軍舍一萬五千多間,本是供官軍調遣操練時居住,但是近十年來從來沒有人用過,且軍士逃亡現象也日益增多。因而,微臣支援殿下停止京軍佔役,重新挑選壯勇以為操練!”

“臣附議!”

“臣附議!”

……

屠滽說完其實其他反應略慢一些的大臣們也都領悟到了殿下的意思。

說起來,

這本就是文臣們要乾的事情,現在有太子願意去拿建昌伯、壽寧伯開刀,他們是夾道歡迎的。

而對於朱厚照來說,

在左順門之變時,文官是他的敵人。但在此事之上,形勢又變了,文官變成了他的朋友。那麼便要聯合他們。

其實哪有什麼朋友不朋友的。

主要是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然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紅旗下長大的人,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三位閣老呢?”

“臣還記得,殿下說過,達延汗狼子野心,將來必定再犯大明。既如此,更應該恢復京營操練,以養軍隊銳氣,待來日之變。”

劉、李、謝三人都這麼說了。

朱厚照心中略定,轉頭問劉瑾,“王越什麼時候可以到京裡?”

“稟殿下,左右也就這兩三天的事了。”

“好。等王越回京之後,內閣要會兵部、戶部、工部、刑部一起議個具體的可以實施的法子出來。本宮不要三兩句的概括性語言,要具體,內容應該涵蓋:現在是什麼狀況,要整頓成什麼樣子,準備怎麼整頓、預計需要多長時間、多少銀子,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什麼人想阻攔、大概會怎麼阻攔,其餘的若是你們覺得關鍵也要一併補充。”

朱厚照的風格有點像是上一輩子幹工作的節奏,他也不知道這群人能不能適應,但他是太子,他提的不是建議,是要求。

做不到?

想辦法!

不然讓他們太閒了,天天給我上奏疏論證本宮這個太子道德要高到什麼程度國家才能好,那怎麼能行?

劉健等人一聽太子的這個要求,自然是感覺壓力不小。

這給太子幹活兒和給皇帝幹活兒差別太多了。

弘治皇帝經常就是,臣子們上報個什麼事情,提出個什麼建議,一般就是好的,你們去辦。大多數也是些常規性事項。

但太子提得這些關於整軍的要求,不僅很新,而且還是很複雜的……

尤其不說怎麼辦,只提目標。

這也是朱厚照故意的。

領導就是要只提目標,不提怎麼達到這個目標。

本身領導就是要用人,用人的一個內涵就是要讓他出力,讓他動腦筋,否則全國那麼多地方,那麼多人問朱厚照怎麼辦,豈不是要累死?

當然,也還有個上不得檯面的小手段。便是說的太細了,步驟一二三四五的全告訴你,你都按著這個做了,最後出了問題算誰的?

所以就說的粗一點,讓你去幹。

幹好了,好好好,你看我領導的方向還是對的吧。幹得不好,那就弄你,我是讓你幹了,但我讓你瞎幹了?

當然,這是朱厚照過去的習慣,因為他也有要負責的上層,只能跟著玩這種手段。現在他是太子,他自己是可以負責的,沒有人敢追究他。

“整軍這個事兒,本宮已經盯上了。”朱厚照再強調一遍他之前說的第二點,“既然盯上了,那我隔斷時間就要問,操練一段時間之後,我自己也要去看。如果效果不夠理想,劉健。”

“臣在。”

“到時候我還是要找你的。”

劉健這類人也不是現代單位的小垃圾,那內閣首揆也是很有能力的,這個事情不算太怕,“只要壽寧伯、建昌伯不橫加阻攔,臣一定讓京營恢復以往之銳氣。”

“好。有你這句話就行。”朱厚照硬話講了半天,也說幾句軟的,“但本宮是對事不對人,其餘各部尚書也是一樣。對了,韓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