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手段!(1 / 3)

朱厚照使喚這些大臣幹活的法子能起作用,其中也還有關鍵之處。便是明朝中期時,似劉健、李東陽、韓文、王鏊等這些臣子都算是有心做事的臣子。

如果真到末年,一個個都是尸位素餐,相互爭鬥,不要說下面的人和他們陽奉陰違,他們自己就先和皇帝陽奉陰違了,那樣就麻煩許多。

弘治年間則還好,皇太子提出要整軍的想法,雖說文臣對於太子所表現的‘武功熱情’有些擔憂,但一來那幫人在左順門之變中被貶黜了不少,二來,太子又沒有真的搞出什麼親征、北伐之類的事情來,且京軍佔役的危害,朝中諸多大臣都瞧得著,不整如何能行?

說起來,朱厚照有時候也覺得奇怪,他要是窮兵黷武,乾巴巴的花錢拉起軍隊,那麼反對的絕對很多,但是要綁著解決‘京軍佔役’的名頭,事情反而又會得到大力支援。

這其中,不知道可有京軍佔役主要是皇帝和勳貴獲利的因素。

總之,王越進京之後,內閣即將各部尚書和通政使司、大理寺、督察院的人都召來商議。

當日太子的意思是叫大家一起下這個決定,那麼就不僅僅是兵部和戶部的事。

“……於停止佔役,重新整軍這一條各位應是都沒有異議,到時內閣起頭,各位附後,我等一同將此疏呈於殿下。不過在此之前,如何整軍,也要照殿下意思,議個方略出來。”

王越初任兵部尚書,他是太子支援起來的人,旁人和他自己都這麼認為。只不過他也沒想到,一上來就是這麼大的動作。

“總歸先要搞清楚,是哪些工程佔了京營吧?”

其實提起這一茬,

內閣包括六部都有些陰霾藏在心頭。

京營佔役的旨意是皇帝下的,所修建的工程要麼是皇后孃家的府邸,要麼就是一些道觀、廟宇,其次才是城牆和宮中一些失修的殿宇。

這裡面哪一個能停?

王越奇怪,“殿下……還未提及?”

其實王越是真的不知道,所以這樣問了一句,他性格如此,沒想太多。

但劉健一聽有些不滿意,王威寧功勞是大,但也不能這樣問,聽起來就好像是對殿下不滿似的。也就是他七十多身體還不好,

換五十多歲,以太子的性格不收拾他才怪,打勝仗怎麼了?自古以來打勝仗的將軍下場不好的難道少了?

“殿下也不容易。”劉閣老嘆氣說道,“依老夫所見,殿下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只是這些事與我等說沒有用處。說到底,這和宮裡的家事扯上了關係。我們這些臣子,力有不逮。”

除非再來一次左順門之變。

但朱厚照不想了,他將所有人都煽動起來去反對張皇后,那他這個兒子夾在中間多難做人?整個就是現代版婆媳關係下的受氣包,裡外不是人。

“那我們這些方略……”韓尚書心中亦有擔憂,那日面見太子之後,太子所展現出的進取精神,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很是振奮,停止佔役這事兒他也想了很久。

如果施行不下去,他是會真的失望的。

“照議吧。”李東陽開口,“殿下的要求我們總歸是要先做到。壽寧伯和建昌伯我們也不是就怕了他們。”

大明的臣子連皇帝都敢懟,外戚、藩王這些就更不放在眼裡,大家只是擔心這些措施落不了地,弘治十一年聖旨之後,到現在不就一直進展緩慢嗎?

“議事吧。”劉健最後出聲。

……

……

朱厚照本身自然知道,這其實就是宮裡的家事。外臣早就被他搞定了,哪怕整軍需要費些錢糧,但現在誰敢說個不字?

而宮裡的事,說到底就是弘治皇帝搞出來的,弘治皇帝又軟弱、有些怕老婆,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張皇后。

有明一代,老朱家對皇后的家世要求不高。當初就是考慮如果本身就是大家族,再出個當皇后的女兒,那有可能對皇室造成威脅。

這種考慮當然不能算錯,事實上也挺有道理。明朝的‘外戚之患’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但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便是皇后出身小門小戶,她容易……怎麼說,她容易沒見識!

比如說小氣、不識大體、護短、沒有所謂的‘母儀天下’的素質。

沒辦法,一個法子不能兩頭佔好處。

現在從小門小戶選,那說明皇后的孃家人以前過得一般,至少不是什麼大貴之家,一朝得勢,就喜歡給孃家人把這些‘缺兒’都補上。

孃家人呢,確實沒富過,一看閨女都是皇后了,那還不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張家人是這樣。

其實周太皇太后那邊,周氏也差不多。屬於大哥別笑二哥。

別看周太皇太后現在天天誦佛唸經、與世無爭的樣子。那是她年紀大了,曾孫子都出來了還搞什麼?

其實她年輕時候可沒少鬥過,她是朱祁鎮的貴妃,朱祁鎮還有一個恩愛的錢皇后,但錢皇后沒生兒子,這節骨眼周太皇太后生了,也就是朱厚照的爺爺朱見深,這傢伙,估摸坐月子的時候心裡就開始嘀咕、有想法了……

朱祁鎮後來還被抓走,搞個小叔子當皇帝,周太皇太后這些人能順心?結果後來朱祁鎮回來又登基……終於到了兒子朱見深當皇帝了,又出來一個誰都碰不得的萬貴妃……

這一頓折騰下來,依然屹立在皇宮之中的周太皇太后,可不是隻會念唸經的老太太。

這些事情,朱厚照光是想想也覺得頭疼,反正他以後的舅老爺要是敢這副德行,皮都給他扒了。

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蛋唱的要美人不要江山,你去試試,像宋徽宗那樣,美人都叫敵人給捉去?

坤寧宮中。

朱厚照到的時候,張鶴齡和張延齡果然已經到了。

“兒臣,參見母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