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巡視(1 / 3)

本質上,朱厚照不是願意發動戰爭的人,如果能用懷柔的政策實現民族大和解,那他是願意的。

但自從土木堡之後,大明朝對韃靼雖然也有小勝,但大體上還是敗多勝少,且邊疆地區也不斷收縮,成化年間還能掌控河套、遼東,之後又迅速的回縮。

軍政理論中有一個常識,弱者是沒有資格站著獲得和平的。

只有讓韃靼人回想起百年前大明的軍威,那時候說出邊境和平這樣的話別人才能當個話。

且韃靼小王子不是庸主,他正在全力統一蒙古,這個時候即便來求和,但狼子野心,肯定也是想先獲得力量,一有機會甚至還想入主中原。

所以他沒得選,而且歷史上正德皇帝也是打了一個勝仗,不然邊關形勢更加嚴峻。

現在讓他來,他會施行的更加徹底,要麼就和平,要麼就乾死他們。不能夠花錢花小錢,事情辦不好,錢還浪費了。

所以這一百萬,要捨得。

皇帝此話一出,內閣、軍機處以及六部九卿都還算平靜,若是聰明人就知道,這是早就已經定好了的。

奉天殿裡一陣靜默,

朱厚照繼續說道:“一百萬兩看起來雖多,但今年寧夏鎮要增購兩萬匹戰馬,每匹馬需銀二十兩,僅這一項,就需耗銀四十萬!更為關鍵的是,朕聽說,銀子從朕這裡出去,過上幾手之後,真正用於復套的,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這話說得輕柔,但其實暗藏殺機,從上到下的大臣全都跪了下來。

“朕,可有說錯?”

皇帝如此詢問,其實就代表一種肯定。

其實所謂的行政成本通常就會包含這些,看著國家的錢很多,但實際上層層盤剝,最後真正用到關鍵之處的遠沒有那個數字。

楊一清出聲,“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朝廷賦稅皆民脂民膏,陛下,西北三邊自臣而下,若有貪墨銀兩者,但有發現,不論遠近親疏,臣決不輕饒!”

朱厚照對於吏治的腐敗有一種憤怒,也有一種無奈。但並不代表他就會這樣認了。因為越認、越嚴重。

“內閣,大朝會後行旨天下官員。此次大朝會,朝廷議的是事關江山、百姓的大事,所撥出的銀兩也關乎著朝廷的國策是否能夠得以順利施行。朕且不管平日裡各地官員胥吏如何貪腐,但有敢動朝廷復套之銀的,必不輕饒!”

“朕也知道,那麼多銀子出來,上下皆眼熱,甚至勳貴也要盯上這筆銀子。今天咱們君臣就把話在這裡說清楚,無論是誰!都不許私下裡向這筆銀子伸手以滿足自己的貪慾。司禮監一併如此,劉瑾,你要管好自己的人!”

皇帝說話分外嚴厲。

劉瑾心頭一抖,跪下說:“奴婢謹遵陛下旨意。宮裡的人,膽子也還沒那麼大。”

“但他們心貪!”朱厚照毫不留情面,“此事不管內臣還是外臣,朕一視同仁。楊愛卿。”

“臣在!”

“朕在西北是給銀子、給人給馬的,復套的重任也壓在你的肩頭。這一百萬兩銀子朕直接交予你的手上,你要看好它。若是事敗,你和朕說銀兩被挪用,朕是不認這個道理的。你聽明白了沒有?”

“請陛下放心,臣明白輕重。想來,大明朝上至皇親貴胄、下至黎民百姓,都能知道陛下中興天下之志,斷不會有不孝之人來臣這裡張口。”

朱厚照不相信這種流於口頭上的保證。

“左副都御史何在?”

“回陛下,老臣在!”

這是個硬得像石頭的老臣,這個世界上沽名釣譽的人多,但章懋之清廉還是真切的。

朱厚照有時候好奇,會找幾個錦衣衛,吩咐他們去瞧瞧,老人家到底過得什麼日子。

結果此人確實是個清官,畢竟在此番提拔之前就有用貢品招待客人的事件流傳。對於這樣的人,朱厚照有時候也頭痛,殺,捨不得,不,殺可煩了。

比如他追著生皇子這件事,就是死也要上奏。

但有時候也會有妙用。

“弘治十七年,朕下令成立少府,你隨戶部前往浙江監督,收效甚佳。朕此次欲再委派你監督此番百萬銀兩的去處是否合法,你可敢接?”

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