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白名單(1 / 2)

顧佐進宮後,朱厚照沒有在乾清宮裡召見他。

而是選擇了湖邊的涼亭,也帶著他走了走。

“近來朝廷主要是三件事,其一揚州抓了些鹽商,其中一些人需要檻送京師,不過這件事朕已令韓、閔、王並英國公共同審理,之後依律定罪即可。癥結之處,便是朕這個皇帝能不能堅決的推行。”

“這第二件。”皇帝轉身面向顧佐,並做了個‘二’的手勢,“就是朝廷抄沒了許多不法鹽商和官員的貪墨之財以後,一下子抄得的銀兩便太多了。原先朕預估是要五百萬兩,現如今看來是小瞧了揚州、也小瞧了那些鹽商和貪官,實際上應有八百餘萬兩之巨。”

真是把他們養得夠肥的。

光是弘治十八載那寬、軟、松的官場氛圍就豢養出了不知道多少鉅富。

“……有些話,其他人聽了不懂。但你顧禮卿應當明白。”

“是。”顧佐拱了拱手,“朝廷所聚集的銀兩太多,弄不好會使民間出現銀荒。”

朱厚照露出讚賞的眼神。

其實這件事的確可以排得上三件大事之一。

其他的如藏書園、京師規劃都不是影響全域性的大事。

甚至賑濟灶戶,這個事情楊廷和總辦,拿了銀子把糧食發到位就行。作為皇帝他會去仔細督查其中的問題,但也不會多要他耗費多少精力。

“一旦銀荒,便會引發無法預料的後果,所以銀子還是要儘快花出去。況且第三件事一動,又要有銀子進來了。”

朱厚照提醒了一句,“便是鹽場拍賣。”

顧佐若有所悟,他是完全聽得明白的,“……朝廷如今抄沒了許多大鹽商,拍賣拍給誰?”

朱厚照卻不這麼想,“這些鹽商實力過強,拍賣場上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反而不美。兩淮鹽場是天下鹽業之首,害怕拍不掉?”

這倒也是。

顧佐再問道:“現如今不夜城已接近尾聲,不知陛下欲要將銀子花往何處?”

朱厚照坐了下來,語氣輕鬆的說:“你以為修路如何?”

“修路?”

“不錯,修一條又寬又直,又儘量平坦的大路。這樣促進貨物流通,南北往來。山東巡撫劉希賢曾經與朕說過,他說東三府交通不便,糧食、作物無法及時運出,外面的商人也不願意進去,導致長期貧窮。但西三府則不一樣,因京杭運河經過,人員密集,商貿繁華,比之東三府就富裕的多。”

這是個生動又準確的例子,

其實不難理解。

“所以朕想著要修一條大路。先將兩京連線起來。從京師而下,過濟南、徐州、淮安、揚州到達應天。”

這一路都是比較繁華的大城。

“這麼遠的距離,必定是一項大工程了,且必定會徵調很多百姓服役。朝堂上,也會有反對之聲。”

朱厚照則說:“一,修路朝廷也要參照不夜城,選擇僱傭的方式,雖然會耗費很多銀兩,但這些銀子都歸到了百姓手中,不加重百姓負擔,這有何不可?二,若朝堂上反對的人多了,朕便用這八百萬兩去擴軍,打得韃靼人西遷,打得民間十室九空,當一個好大喜功之君。”

“陛下說笑了。”

顧佐是不信的,因為皇帝的理念就是花出去的錢要回得來。

打下一大片草原、戈壁在政治上的效能是巨大的,在經濟上則屬於純花費。當然,作為天子,這兩者是要平衡的。

所以朝廷也在往邊疆撥銀。

而既然要平衡,又哪裡有把銀子都花到哪裡的道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