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巡撫陝西(1 / 2)

王守仁是三月中旬啟程離開京師,赴陝西赴任。

自洪武二年,朱元璋合陝西、甘肅兩個行省以後,陝西實際管轄面積就非常巨大,包括後來的陝西、甘肅、寧夏、河套地區以及後世的青海省部分疆域。

黃河‘幾’字形的右邊就是陝西和山西的交界,而往西則要一直抵達河西走廊,與哈密交界,也就是到了新疆了。

為了管轄這麼巨大的地方,大明在正常的陝西都指揮使司之外又設立了陝西行都司。

都指揮使司是三司之一,也就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

而在一些邊疆軍事壓力巨大以及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朝廷又設立了行都指揮使司這樣的軍政機構作為補充。

簡單的說,行都司就是在情況複雜的邊疆區域,為了能夠加強管理而輔助都司增設的,它不是每個省份都有。

當然了,陝西這種情況肯定需要。

不過都司和行都司並無隸屬關係,它們皆同屬於五軍都督府,實際上則聽命於兵部。

兩個機構的治所也不一樣,陝西都指揮使司治所在西安,陝西行都司的治所則在甘州,也就是後來的甘肅省張掖市。

西安都指揮使司下轄衛所11處,包括榆林衛、綏德衛、寧夏衛、寧夏前衛等。

陝西行都司下轄衛所12處,其主要佈防區域就是河西走廊。

王守仁作為陝西巡撫,又深得皇帝信任,而且派他過來,就是考慮了後面可能會遇到邊疆的戰事,所以任命他的聖旨裡寫明瞭他有節制陝西各處二十三衛的權力,紙面實力,邊軍二十萬。

二十萬不是個準確的數,但古人沒那心思天天數人頭,大致上可以這麼報。

紙面實力是這樣,王守仁一路走下來,可並不輕鬆。

到了這個節骨眼,邊軍的戰鬥力羸弱不堪是顯然的,楊一清主政山西一直到任三邊總督以來,邊軍的情況有所好轉。

但所謂的有所好轉,就是又修建了幾個堡子,相互之間一會兒互為犄角,一會兒聯合防守,無非就是把防線築牢了。

因為誰都無力解決軍屯被破壞的根本性問題。

軍屯的田地一方面是士卒逃跑,落荒了,一方面也是被人佔去了。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人耕種,所以很多當兵的都回去當農民去了。

各處衛所缺額是普遍現象。

至於奏疏上寫的軍威大振,區域性的部隊因為籌集到了一些軍需是可以做到的,但最好也就是這樣了。

王守仁所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爛攤子,缺糧、缺餉、缺人。

甚至可以說,他到西安不是去當官的,是去當散財童子的。

上下的人都知道他是皇帝寵臣,指定能要來銀子。像陝西都指揮使,榆林衛、寧夏衛的指揮使都支支吾吾說了半天,到最後就是一句話:沒錢啊。

王守仁鬍鬚蓄得老長,他不經不慢的捋著,先沒答應,只說:“本官想到各處衛所實地檢視一番。”

榆林衛指揮使名鍾義飛,他倒不是什麼顢頇糊塗的無能之將,畢竟楊一清在這裡也任用了一些人,只不過大環境如此,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

“中丞,那您先到榆林衛去,親眼瞧見了,您就知道我們為什麼問您開口。”

“是啊中丞。”

眾人應和著。

王守仁說:“銀子,本官是有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