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己巳六子書(1 / 2)

自古以來,盛世一旦開啟則必定文盛。

所謂國大民驕,國力強盛,老百姓驕傲,文人則更加狂得沒譜。

即便是現代也是如此。譬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人在輝煌歲月裡忽然寫出一本書叫《日本可以說不》的書。

實際上他能說個錘子不,全國上下都是別人的軍事基地。

但國力一強盛,文人就是有自信。

這是規律。

朱厚照登基以來的成績非常顯著,貫穿弘治年間始終的韃靼邊患被一舉清除,且大明騎兵重現天下,國庫開始有存銀,歲入錢糧開始增長。

儘管在微觀上看,大明仍然問題多多,但在宏觀上已經有人開始稱其為中興。

幾年以來,各類文人士子、鄉間野賢都越來越多的稱頌那近到已能摸得著的盛世。

京中似太常寺丞這種微末小官,因為執掌祭祀禮儀,所以很少能獲得朱厚照重視,如今的正德皇帝對於祭祀禮儀是完全的‘擺爛’,該怎麼做,查閱前朝實錄,如果沒有成例可以參照,那麼禮部拿出個意見,他只需同意就行了。

嘉靖皇帝爭禮,是他從大禮議事件為起點,透過這種方式去爭奪皇權。

朱厚照早就已經完成了制高點佔據,而且他是弘治皇帝嫡子、唯一的兒子,要想在禮儀這方面做功夫來挑戰他的權力合法性,那得把孔子的棺材板掀開才行。

但太常寺丞沒有多少事務,剛過三十正值盛年邊貢也不甘於整日無所事事,他是‘前七子’之一,當官當不出眉目,自然就要在自己擅長的文壇上闖蕩。

前七子之中,除了李夢陽和王廷相。還有四人。分別為:

何景明,他現任中書舍人,這個官職在明代時地位已經大大下降,品級為從七品,可以認為是內閣書辦,就是詔、冊、制、誥等官方文書的抄錄員。但何景明在文壇上地位不低,與李夢陽齊稱文壇領袖。之所以文才高而官位不高,還是那個文人的老毛病:生性耿直。

徐楨卿,他是“前七子”中除李、何外文學成就最大的。但因為相貌醜陋,不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屬於協助寺正辦理案件人員,從六品。

康海,弘治十五年狀元,現任翰林修撰,熬著呢。

王九思,這個人有點意思,是劉瑾的陝西同鄉,劉瑾後來招攬他,他推辭不受,現在就當個國子監博士,分管國子監教學。

前七子除了王廷相,其他六人都在京師,名氣很大,同樣的,當起官來也真是‘難兄難弟’。

既然如此,那麼就只能相互安慰了,現在李夢陽這個領軍人物回京,又有邊貢親自安排主持,一場‘己巳六子書’的文會便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所謂己巳,對應的是天干地支中的正德四年。

六子,自然就是他們六人。

原來的前七子變為六子——還是文人心思作祟,畢竟王廷相現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六人相聚,那可不是為了為‘前七子’正名,以此來和王廷相扯上關係的。

如此一來,正德四年的這個秋末,京師裡忽然熱鬧起來。

畢竟這六人聚集,雖說不是顯赫朝官,但都帶著官身。

不當官的百姓,羨慕他們的身份;當了官又沒當大官的人呢,仰慕他們的才名,甚至還有一些名家子弟也要湊一湊熱鬧,刷個存在感。

……

……

“一個李夢陽,就能讓京師眾多文人才子趨之若鶩,這麼看起來,以往朕還是小瞧了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