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應對之策(1 / 3)

噠,噠,噠。

皇帝的腳步聲一直迴響於乾清宮。

王守仁和嚴畢雲都保持沉默,他們不敢打斷皇帝的思考。

多年以來,朱厚照一直都很注意地方官員的任用,巡撫山西的官員自然就在其中,這個職位在宣德五年始設,還有一任名臣——于謙。

正德三年,朱厚照仔細斟酌以後,他選擇了右副都御史王璟巡撫山西。

王璟,字廷採,山東人士,成化八年進士,到現在也是三朝老臣了,過了年就是六十四。

歷史上,這個人活了八十七歲,一直到嘉靖年間才病故,且明史對其評價很高,其一生多次擔任負責鹽務、田賦、科考以及吏部官員考核這些肥缺,但最後還是能得為官清廉四字,便是因其從來都是兩袖清風,務實強幹。

弘治十四年,當時的弘治皇帝命他巡視兩浙鹽務,恰逢浙東水災,又命他兼賑災事宜,王璟措施得力,有條有理,展現了不俗的管理能力。

弘治十七年,當時已經是朱厚照監國了,他考慮王璟從未有過在京任職經歷,主要是不夠‘心腹’,所以調其任右副都御史,這樣放在身邊,多有召見。

直至正德三年,外放巡撫這樣的高官。

巡撫在明朝秩從二品,朱元璋對於一品官是很吝嗇的,所以沒有血脈之力、普通人能當到從二品,那真的要到觸控到天花板了。

而且品級只是一方面,另外還要看權力。

身為一省巡撫,必定受皇帝信任,平時奏疏往來也不少。都和皇上交流了,這豈是一般人。換到後世,好些人連鎮黨高官都見不到。

其實這個人朱厚照還是瞭解的,他有正氣,輕易不屈。山西哪怕出這樣的事,也絕對不會和他有什麼關係。

此外,王守仁和嚴畢雲說的薊州強力彈壓按住了反賊幾分衝動,也有些道理。

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山西明面上還是穩著的,王璟仍然是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的上級。

這等事,雖然嚴畢雲沒有證據,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這樣辦吧……”

皇帝開口,

王、嚴二人都嚴肅以對。

“朝廷下一道旨意去山西,宣山西都指揮使田則進京。”

這是個陽謀。

接到這旨意,來與不來他都很難受。

除非,

王守仁想到了,“若是其稱病拖延呢?”

嚴畢雲:“還有,微臣此時並沒有證據,朝廷一旦打草驚蛇,這些反賊仍有可能繼續藏匿!反而不好處置!”

朱厚照卻不擔心,“他們想利用朕的疑心,朕也要利用他的疑心。稱病?就是抬也要將其抬來,且僅僅宣召一個都指揮使當然還不夠,朕會諭令山西巡撫王璟,一旦田則奉旨入京,立馬將潞州衛、汾州衛、平陽衛的指揮使、千戶、百戶全部調動開。如此莫名其妙的突然調動,他們會做何想?”

“事已敗露。”王守仁脫口而出,“但田則已在路途中,他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如果是真的密謀起事,他一定不敢來的。”朱厚照篤定道。

嚴畢雲知道自己那日聽到了什麼,他很確信,“陛下,朝廷也應早做準備。”

“朕的準備已經做完了,就是將你身邊的人召還。”

朱厚照快速說道:“伯安,你趁這段時間在京裡抓緊休整,五日後,朕再給你兩衛兵馬,並紫荊關已經派駐的兩衛。一共四衛兩萬人,全部歸你節制。

你去以後,掛西征將軍印,不止山西,北直隸西北部凡有亂象,都要及時平定,至於紫荊、倒馬等險要關隘如何防守,你可自己仔細斟酌後決定。”

王守仁哪有二話,堅定說道:“微臣,領旨!”

嚴畢雲仔細想了一下,皇帝的處置算是很妥當了。

因為他沒有證據,從朱厚照的角度來說,不能立馬就下旨抓人,打草驚蛇是一方面,萬一最後整件事都是烏龍呢?

現在一方面召其入京,一方面排兵佈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