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不妥三思(2 / 2)

紀初苓心裡懸了件事,在談聊中提起放下數次,最後還是在心裡默嘆口氣,直到祖父離開也沒說出口。

同祖父說她今日見過皇上,實則也無甚用。若最後並未有什麼,反倒顯得她多想。

如若真有什麼……前世,祖父最初雖隱晦異議了兩回,後來在聖意之下,他的態度也已然默許了。

此時再問,也不見得就是一份希翼。有些事捅明瞭不見得比遮著要好。

除去此事之外,總歸祖父一直都待她不薄。他一生信念忠於皇室,聖意在他這裡本就如同天令。且前世皇帝此舉亦有試探在其中,祖父幾番抉擇之下,終是難以違抗,不再言否。

祖父如此態度,起初她也意外怨懟過,之後許是放開許是心冷,反倒不那麼在意了。

只因她明白祖父並未想過去靠她謀取什麼富貴權勢。

只是她的份量,並沒有重到可以讓祖父為了她一人,而帶著整個紀家去觸動聖鱗罷了。

且入了宮,好歹也是妃位,若得榮寵還能保一世貴華。多少人眼巴巴地想要著她這份“聖眷”。

如若去怨恨,她必將始終被禁錮在此事與過往所有的偏寵之間,掙扎無度,除了徒添自己心累,並無他用。

所以她不怨他,只是失望罷了。

……

如同為了印證紀初苓心底的擔憂一樣,她所顧慮之事,最終還是提前發生了。

只不過這事發生在過了兩日的朝堂之上,而她遠在自己的院中,暫時還不知道罷了。

康和帝這日如往常那樣議完了政事,將退朝之際,忽然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

道不日前偶遇過紀家二女,見其品行淑良,慧敏婉柔。帝心甚悅,所以有意待其及笄之後納入後宮。

此言一出,一群正等著退朝的官員頓時就震驚地邁不動步了。

皇帝打算往後宮填人,這事就如同在平靜的湖中投了塊石頭,還是一塊巨石。濺起的不是水花,而是水浪。

要知自從宜妃娘娘走後,這宮裡頭可再沒有往裡添過新人了。

眾人瞬間皆齊刷刷地往衛國公那兒看去,神色各異,心思不一。一個個都活絡了起來。

有羨慕的,自然也有嘆息的。再說了,這類事情最說不準。誰知此“偶遇”是否真的偶遇。

雖有細心的發覺衛國公的臉上並無喜色。

但不少人心裡想著,這紀大人裝大半輩子忠君恪守,大多時候清高成那副樣子,果然這年紀到了,也將要開始不安分了呢。

還打算把最疼愛的二孫女送至龍榻上,這下得可是血本啊。

也不知衛國公府謀算的是哪派,再者說,皇帝身子正當康健,再誕個皇子也無不可。

這紀老頭心腸軟硬尚且不去管,但既然隔那麼久後,皇帝重新動了這方面的心思,也就是說他們的機會也來了。

堂下暗中皆蠢蠢欲動起來。

此前皇上無心,他們即便想要往宮裡頭送人,也不敢觸怒聖顏。眼下只要這個口子重新一開,他們往後再將自家戚女往裡頭謀送謀送,也就有的是可能。

有擅觀帝王顏色的,此時已在撿了好聽的往皇帝耳中送了。

太子也很詫異,父子君臣一場,他了解父皇的一貫行事。不知他突然要納妃,是否還在打了什麼其他主意。所以只在一旁靜觀其變。

但父皇他一向強硬狠厲,想來既已決定納個女子入宮,輕易難以更改。

紀二姑娘那樣年歲便要入宮,將來日子不見得多好,也是可憐了。

榮王則未將此事放於心上,納個妃而已,有什麼呢?不過那女子似乎還未及笄吧。這不說做皇帝好呢。等他將來坐上那位子,他可要同他每個歲差的嬪妃都湊一個。

唯二皇子,似乎對皇帝與朝臣作何反應都不感興趣。聽了先是驚訝了下,後便默不作聲地遠遠斜了眼去看向隊中列站的那位謝大人。

只見他微垂眉目,一臉淡然無波之狀,似乎丁點不在意此事。

彷彿跟沒聽見一樣。

二皇子一雙小目看了兩眼,後又緩緩將視線給收了回來。

朝上眾人雖各有計較,不過都是發生在瞬息之間。

皇帝此言落下後並未過多久,只夠在眾人腸肚中走完一圈的時間,卻見兩列之中,同時有二人雙雙出列。

兩人異口同聲。

“陛下三思。”

“此事不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