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孰功孰過?(2 / 3)

小說:大明第一貢士 作者:一語不語

要知道上次的偏頭關大戰,最後也只是晉升了個侯爵,晉升了個伯爵而已,如果這次要升得太多,就會出現文官集團一直在在意的“先例”的問題,文官做事講規矩,就在於要以成例作為引子,如果上次的功勞都只賞成那樣子,這次就該平緩一點了。

不過好在,這次好像沒了張周升侯爵的困擾。

“……朕本是要賜給張卿家永寧侯的職位,但他再三推辭,所以此事做了一些變通。”

永寧伯是之前大明鎮守宣府、屢次破韃靼的名將譚廣的爵位,但譚廣生前並未得世券,也就沒把永寧伯的爵位傳承下去,只是在死後追封永寧侯。

而永寧伯的爵位在歷史上,於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之後,又冊封給了王皇后之父王天瑞。

這次朱佑樘有意要賜張周為“永寧侯”,既是有取西北永寧之意,又好似是將張周跟譚廣當初的事蹟相映,畢竟張周也是破韃靼所取得的功勞。

朱佑樘又道:“永寧侯的爵位,朕也不是說就此不封賞了,暫且先記下,此乃是他相助大明九邊破敵的功勳。朕要晉升他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掛兵部武庫清吏司郎中督造火炮,留翰林院內為翰林侍講平時常侍於經筵日講。賜一子蔭錦衣衛指揮僉事,一子蔭錦衣衛千戶……剩下的,朕再酌情賞賜。”

給的官職太多。

當朱佑樘說完,在場的大臣一個個都大眼瞪小眼。

武勳那邊總算是鬆口氣。

張周雖然掛了都督府的職位,但名義上還是文官,畢竟皇帝說了,張周的日常差事是翰林院的事。

而文官這邊則都在納悶,張周這又是文職又是武職的,他到底是文臣還是武將?以後他在朝堂是什麼定位?沒有爵位在身,也能直接領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職位?

還有所說的,把他的爵位先記下,這算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有爵位的該賞的都賞了,就算回絕,那以後就不賞了唄?為啥還要記下?

朱佑樘見在場的人不言語,冷冷道:“諸位卿家可是有何意見?”

在場大臣很為難。

麻煩就在這。

反對還不好反對。

張周以功勳得爵,本來就是名正言順的,這點文官都沒招了,皇帝給他記下,只是讓他領個都督府的虛職,繼續在翰林院辦事,提個侍講怎麼了?至於那個兵部郎中的職位……皇帝也說了,只是為了他方便督造火炮,不需要負責衙門內的事。

看起來唯一能抗議的,就是直接晉升張周為翰林侍講這件事。

他才剛進翰林院半個月,就升侍講?

搞沒搞錯?

就算他軍功卓著,但關他文職什麼事?

然後一堆人都等著內閣三位閣老,或者是吏部尚書、禮部尚書這些人出來反對……然後就都不做聲了。

“未有意見的話,那此事就這麼定了。”朱佑樘道。

還是沒人說什麼。

“吏部。”朱佑樘道。

“臣在。”

屠滽走出來。

朱佑樘道:“酌吏部將其官職等事落實,都督府事也給他安頓好。另外……朕還會再派一些錦衣衛保護他,如今他事關到大明的安穩,朕也說明,沒有大事的話他基本不會出城,以後也不要再有誰無端去拜訪於他,再給他賜個宅邸。”

張周本來還在那漫不經心聽著。

畢竟先前說的,都是提前都說好的,他也知道皇帝跟文臣之間都達成協議了,眼下不過是宣佈結果。

聽說要給自己賜個宅子,他登時瞪起眼來。

賜宅子這種事,在場大臣還真沒資格出來反對,皇帝要給誰一套宅子,那是皇帝自己的事,也需要大臣出來隨便給意見說不方便給?

“京中可有適合秉寬住的院子?”朱佑樘當著大臣的面,問一旁的戴義。

戴義先抬頭往張周那邊看了看,微笑道:“回陛下,之前李廣在京中曾造過一座宅邸,處於城北,風水倒是極佳,或可賜與張先生。”

“嗯。”朱佑樘滿意點頭,“此事便如此定了。”

好傢伙。

在場的大臣心裡都在暗呼。

本來都覺得張周像李廣,現在皇帝也不遮掩了,沒錯,朕就是把他當李廣二號,而且是李廣加強版。

李廣的宅子賜給他住,你們有意見?

朱佑樘還補充了一句:“若是風水方面,有不適合的地方,可以讓張卿家自行去改動,只要不超過王爵之規則,一切都當配合之。”

“是。”戴義笑著應了。

看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之前李廣引玉泉山的水到他的宅院前,形成小的人工河流,一堆人非議說這壞了大明的風水,但現在皇帝卻說明,如果這都不能讓張周覺得滿意,還可以讓他繼續強化一下,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張周住得舒服。

……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