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世間事,絕望就是希望(2 / 5)

小說:最強三國單機版2 作者:範軍

劉備激他,當年你怎麼跟我說的,“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你說的那些計都到哪裡去了,莫非先生只是誇誇其談而已?還說什麼“誠如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現在曹操都要滅東吳了,誰霸業可成,又哪個漢室可興?你倒是說說看,啊……

諸葛亮坐不住了。這個自信的男人第一次發覺,被人看扁的確是很難受的。因此,必須出招了。

當然諸葛亮出招不是要和劉備對抗,而是要從不可能處找出可能來,變火為冰,化掌為刀。

讓三十萬曹軍一夜間失去戰鬥力。這的確不是人乾的事,而是神乾的事。劉備只有區區幾萬人馬,自保尚且不足,是絕不能拉出去和曹軍硬拼的,東吳的部隊他又指揮不動,拿什麼去和曹軍戰鬥呢?

諸葛亮陷入了長長的思考。很快,他的思考就結束了。因為他發現了一個角度。解決問題的角度。

不錯,目前的局是三個人的局:曹操、孫權、劉備。他們呈僵持狀態,合縱連衡、欲打還拉,誰都不是誰的剋星,只要第三方還存在。可要是跳出這個局呢?那天地就寬多了。

僵持狀態就打破了。

畢竟曹操的敵人遍天下。所謂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一個人站在高處,陽光是燦爛了,可寒意也是如影隨形。

諸葛亮以為,有一個人是不會放過曹操的。馬超。

殺父之仇,不可不報。馬超現在的第一仇人就是曹操。有了這個認識,諸葛亮覺得,事情就好辦多了。

劉備也覺得事情好辦多了。畢竟曹操也是有後顧之憂的。他能全身心地南征嗎?如果馬超在他後面舉起屠刀的話。

劉備笑了。諸葛亮也笑了。他們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封信。一封催人淚下的信。一封催人淚下卻又充滿計謀的信,到了馬超手裡。

信是劉備寫的。目的只有一個: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劉備在信中先是回顧了他和馬騰當年同受密詔,準備共同舉事的燃情歲月。當然劉備也在信中表達了對此事未遂的深深遺憾,然後筆鋒一轉,表示要化遺憾為行動,欲與馬超共同行動,攻擊曹操。“汝若能率西涼之兵,以攻操之右,備當舉荊襄之眾,以遏操之前:則逆操可擒,奸黨可滅,仇辱可報,漢室可興矣。”劉備如是描述共同行動計劃。

馬超被感動了。他認為,這樣的情懷是自己目前急需的。壯士情懷當縛虎,馬超蠢蠢欲動,準備盡起西涼軍馬,殺奔許都而去。

西涼太守韓遂的人生面臨著一個選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這是一個問題。

這當然是問題了。對任何人來說,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是人生的重大問題。沒有人願意閉著眼睛往前走。韓遂將蠢蠢欲動的馬超請到了自己跟前,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答案。

馬超不明白,為什麼韓遂會將自己的人生交給他來判斷,就像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那樣,不願意對自己的人生做出獨立的判斷與選擇,最後將一生隨波逐流地度過,臨死前只知道埋怨生命的單調與乏善可陳。

不過,馬超很快就知道了韓遂的用意。和他一樣,韓遂也接到了一封信。不是劉備寫給他的,而是曹操寫來的。

曹操的信寫得很簡單,大致意思就是——“若將馬超擒赴許都,即封汝為西涼侯。”這是一種交換。曹操逼迫韓遂做出選擇:要親情,還是要榮華富貴?

這的確是個古老而又乏味的選擇。人類歷史有多長,這個選擇的存在就有多長。並且它將永遠存在下去,起碼在人類消失之前,看不到他終結的跡象。

馬超明白了——韓遂這是不好意思說。這個與他父親馬騰結為兄弟的人看上去還有些害羞,儘管他的眼裡燃燒著熊熊慾望。

馬超伸出手去,做捆綁狀,意思是不勞叔父動手,要取榮華富貴,儘管拿去。韓遂看著這雙手,搖頭。

馬超:為什麼搖頭?

韓遂:因為它太細。

馬超:再細,曹操也需要。

韓遂:不錯。

馬超:你可以綁了它去。

韓遂:我是你叔父。

馬超:富貴面前,沒有叔父。

韓遂:不要那麼赤裸裸嘛,我不習慣的。

馬超:你很快就會習慣。

韓遂: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馬超:叔父不需要這雙手?

韓遂:需要。

馬超:那就不要太含蓄。動手。

韓遂:你這雙手太細。

馬超:什麼意思?

韓遂:打曹操,這雙手沒什麼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